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陈莉运营管理第2讲讲义生产运作.DOC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陈莉运营管理第2讲讲义生产运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陈莉运营管理第2讲讲义生产运作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陈莉 运营管理 PAGE PAGE 1 第2讲 讲义 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组织与布局 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本要求,具体要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单位,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三种移动方式的加工 1.顺序移动方式——逐件加工,整批移动 2.平行移动方式——逐件移动,平行加工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在顺序加工的条件下,作平行移动 1.顺序移动方式 (1)特点:整批移动 (2)图示: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n∑ti =4×(10+5+15+10) = 160 2.平行移动 (1)特点:单件移动 (2)图示: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ti +(n-1)tL =(10+5+15+10) +(4-1) × 15 = 853. 3.平行顺序移动 (1)特点: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2)图示: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n∑ti +(n-1) ∑ min(tj ,tj+1 ) = 4 ×(10+5+15+10) +(4-1) × (5+5+10) = 100 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优缺点 (1)管理简单,设备不停歇,可充分负荷。 (2)有等待现象,加工周期长。 (1)周期最短, (2)零件等待少,设备有停歇。 (3)运输频繁,管理复杂。 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选择策略 小而轻;单件小批;加工时间短,调整时间长;工艺专业化。 大且重;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小而轻;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四.流水生产的组织设计: A、流水生产的发展过程 (一)现代流水生产起源于1914年-1920年的福特制。 福特制的主要内容: 1在科学组织生产的前提下谋求高效率和低成本。因而实施 产品、零件的标准化、设备和工具的专用化以及工场的专业化。 唯一最佳的“单一产品原则” 2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法,建立了传送带式的流水生产线。 (二)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1内容上:产品的装配、零件的机械加工、锻压、铸造、热处理、电镀、焊接、油漆以及包装等。 2形式上:单一产品流水线可变流水线混合流水线成组流水线半自动化线自动化线 B、流水线生产的特征和形式 (一)特征:流水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的通过 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 重复的生产过程。 它具有以下特征: 1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 2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3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 4工艺过程封闭、单向 5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二)形式 1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固定流水向线和移动流水线 2按生产对象的数目:单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 多品种流水线按产品的轮换方式: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3按连续程度: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4按节奏性程度: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 节拍流水线 5按机械化程度: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自动线 C.流水线的组织条件 (一)品种稳定单一,产量足够大,长期供货,单位劳动量大,保 证设备足够负荷。 (二)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1先进性 2良好的工艺性和互换性 3标准化程度高 (三)工艺过程能既可划分为简单的工序,又可以相互合并。 (四)原材料和协作件的标准化、规格化,且按时供应。 (五)机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执行计划预修制度。 (六)工作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七)厂房和生产面积适合安装流水线。 D、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 (一)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是一种重要的期量标准,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 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 确定节拍的依据是计划期的产量和有效工作时间。即: R=T效/Q R: 节拍 T效: 计划其有效工作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