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社会文化论
第三节 社会文化论 代表人物有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等 强调精神病病因的社会因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一、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 (一)神经症、人格与文化 两种神经症 情景性神经症:病人对特定的困难情景暂时缺乏适应能力。 人格性神经症:由人格的变态引起。 霍妮说:“神经症的实质是神经症的人格结构,其焦点是神经症倾向。” 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 文化标准:赋予神经症以文化内涵 心理标准:神经症是由于焦虑和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以及为缓解内在冲突而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共同模式。 文化与神经症的关系 她认为导致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存的文化矛盾。神经症是时代与文化的副产品。 三种文化矛盾: (1)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 (2)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人们在满 足这些需要时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 (3)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 (二)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人格动力——焦虑 显在焦虑——情境性神经症(对特定情境) 基本焦虑——人格性神经症(潜在的病态人格结构) 神经症由人际关系引发 所有的孩童都需要有安全的感觉,但是安全感只能通过父母的爱获得。如果父母经常忽视、支配、拒绝或过度纵容他们的孩子,儿童对他们的父母会产生基本敌意(basic evil)。 父母损害孩子安全感是基本罪恶(basic hostility) 但孩童经常压抑他们对于父母的的基本敌意,从而产生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不安全感和恐惧) 基本焦虑的后果:个人发展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对付他的焦虑感。这些策略中有一些可能变成他的人格的强烈特征而成为需要-神经症需要。 10种神经症需要: 友爱和赞许;生活的伴侣;狭小圈子;权力;剥削;社会承认;自我赞许;成就;自主;完美主义。 正常人也有上述需要。但是正常人的需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或适可而止的,不像神经症患者那样,一种强烈的需要完全排斥了其他的需要。 神经症的需要决定了神经症的人格; 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与三种人生哲学: 趋向他人(依从型人格) 其人生哲学 “如果我顺从,别人就不会伤害我” 反对他人 (敌对型人格) 人生哲学 “如果我有力量,就没有人能伤害我” 逃避他人 (退缩型人格) 人生哲学“ 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有什么人能伤害我” (三)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真实的自我:亦称可能的自我,指个体潜在的可能性,是个体真正生命中心,能力、成就发展之源 理想的自我:虚构的理想化的自我意象 ,往往具有假想的色彩,故又称不可能的自我; 现实的自我 :由真我受环境熏陶炼成,其表现是实际的,是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之和。 神经症自我:被理想自我控制 应该的专制(tyranny of the should):当一个人被理想自我控制时,他就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对自己和他人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的现象。 他们受到“应该” 的控制不能自拔。 二、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 (一)气质、性格与人格 对人格的理解: 气质(先天)与性格(后天)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 能量:基于人的 处境而产生的需要。 性格: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弗洛姆认为性格的动力来源于人的社会境遇,人性中的冲突,而不是力比多。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是以适应社会的核心。 性格取向: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 (二)孤独感、逃避自由和积极自由 弗洛姆主张性格取向形成于个体满足自身安全需要和克服孤独感的过程。而孤独感来源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的个性化过程。 个性化程度加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同时也负有更大的责任,孤独感和不安也增加。 克服孤独感的措施 当某种克服孤独感的措施长期 稳定地运用,就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取向。 从自由的角度来讲的2种措施;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和走向“积极的自由(positive freedom)” 逃避自由的机制 :独裁主义、毁灭和主动从众 疏离感 机器人化 (三)性格取向 同化过程中形成的性格取向:非生产性(接受型 、剥削型 、囤积型、市场型 )和生产性 社会化形成的性格取向: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生产性取向是一一对应的。 实际上人的性格取向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但是其中的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 四、社会性格 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 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差异;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其基本特性:群体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docx VIP
- 医学课件-皮肤软组织感染.pptx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食材分拣、包装、运输、验收、售后整体配送服务方案.docx VIP
-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实践经验分享试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辽宁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油漆来料检验报告.docx VIP
-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