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近代中国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 广州市增城中学 单国坚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天仙配》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企望。从它的歌词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民怎样的生活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祥和但容易导致封闭和落后。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势力的侵入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中国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 1、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3、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洋纱、洋布、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其小者,不胜枚举。” 以上材料说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内销量与外销量比较 0 50 100 150 200 250 1838年 1894年 茶叶内销量 单位:万担 茶叶外销量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山“市疲山败”。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封闭的、落后的经济成份; 它的解体为其他更有活力的经济成份腾出了生存的空间,尤其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当时为数不少的手工业者失去营生之计,生活陷入困境。你如何看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二.洋务运动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内忧外患,清朝面临统治危机 19世纪60—90年代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不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背景: 4、根本目的: 3、主张: 5、代表人物: 1、时间: ——“洋务经济”出现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1. 从材料中找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洋务派主张怎样去维护清朝统治? 镇压起义,抵御外敌(维护清朝的统治)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6.具体实践: 国防 教育 工业 主要实践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 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选派留学生出国 京师同文馆 清末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 1867 天津机器局崇厚 1861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1872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1877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88 湖北织布1890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自然经济中的家庭手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用机器生产,技术较先进 民用工业部分产品投放市场,带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特征 资金主要来自官府,产权国有 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近代企业”——洋务企业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加速了我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7.洋务运动的意义 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据当时统计: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段材料表明,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