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鼎湖山听泉第1课时
* 第一课 鼎湖山听泉 第1课时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李青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1.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shè àng 驻目 盎然 污垢 拾级 鼎湖山 dǐng 肇庆 zhào 泠泠淙淙 líng cóng 雀跃 què zhù 迥然 jiǒng 遐想 xiá 繁衍 yǎn gòu 绿阴如盖 yīn 疏通文字,解题释疑 2.释题:从文章题目,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 (2)作者的游览地点:鼎湖山。 (3)文章重点写鼎湖山的泉声。 3.阅读思考:作者写鼎湖山,选择泉声来写的原因是什么? (1)课文第1自然段,解释了写泉声的原因:不见泉影,但清朗的泉声让作者“身不由己,循声而上”。 (2)课文第8段,作者在深夜泉声中,获得了感悟:“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梳理文段,情随景动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文章中作者游踪的变换,体会作者的感受变化。 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作者的行踪变化,体会作者感情。 移 步 换 景 第1段:登山寻泉——闻声如见泉影,顿生雀跃之心。 第2段:进山见泉——山泉拟为娇儿,心生喜爱之情。 第3—5段:半山闻泉——泉声欢快悦耳,身心了无杂尘。 第6、7段:庭院漫步——园中生意盎然,深感宁静肃穆。 第8—10段:夜宿听泉——听来别有滋味,不禁忘我沉醉。 示例: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 2.仿照示例,选择描写泉声的语句,细细品味泉声的可人姿态。 赏析1:“扑”,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泉声初来的声势,形象地表现了泉声清脆、响亮的特点。 赏析2 :“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表现了作者由泉声想象泉影,“活脱脱”“迸跳”,形象地写出了泉声轻快、活泼的样子引人遐想,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心情因泉声而欣喜的瞬间转变。 拟人的修辞手法 动词、形容词的形象运用 诵读思考,体味禅悟 1.课文第8段是作者描写山泉最为精妙的段落,反复诵读,说说作者除了听出了泉水丰富的声响,还听出了什么? (1)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作者由泉水跳动的层次,从流淌声中听出了轻重缓急,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作者在泉声里悟出了禅意,产生对人生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感悟。 (2)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作者沉醉在泉声里,仿佛与泉水融为一体,忘却自我,泉水滤走内心污垢,听泉的过程也成了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 (3)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鼎湖山之旅,也是一次心灵之旅,作者由泉声而生爱,生悟,生愿。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你对泉声特点的理解,对作者深情的领悟。 要求: (1)声音响亮,吐字正确,读得流利。 (2)有感情,读得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落脚全篇,探究主旨 1.泉声本是自然的天籁之音,为什么作者深夜听泉,却能产生如此深刻的人生领悟? 白日所见鼎湖山,有千年古刹,百年古木,足见它的古老而悠远。然而千百年来,时间在流逝,生命在代谢,世代在更替,在泉水的滋润下,鼎湖山却依旧充满生气,郁郁葱葱。深夜静听山泉那变化多姿的声响,想见白日山间的浓碧,不觉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美好。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