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文化-东海大学社会学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街头文化-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晚清街頭文化、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 王笛 [本文從Di Wang, “Street Culture: Public Space and Urban Commoners in Late-Qing Chengdu” 翻譯,原文發表在Modern China 24.1(1998): 34-72] ????街頭是城市下層民眾從事諸如謀生、日常生活和娛樂等各種活動的重要舞臺。在晚清,當改良運動深入到地方社會之時,城市精英便不斷對下層民眾公共空間的使用不斷進行限制,並以其正統的價值觀對他們的公共行為施加影響。同時,改良者利用重新整合城市空間和引導社會輿論之機,竭力擴大其政治影響並最終把街頭變為了一個新的政治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下層民眾和社會改良者在街頭的角色都得以重新定義。本文將探索地處長江上游地區的內陸城市成都在晚清時期的街頭文化、下層民眾及與地方政治的關係。 ??? 本文所稱的“下層民眾”是指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一般貧民,包括苦力、小販、民間藝人以及跑江湖者等三教九流,他們沒有或很少受正式教育,經濟和社會地位低下,缺乏獨立的政治聲音,但他們卻是街頭最活躍的分子。而“社會改良者”則是指那些具有新思想、受西方影響的地方精英,他們有的握有改良實權,有的雖無實際官職卻具社會聲望。在20世紀初,下層民眾、改良者和國家政權等各方面的力量都進行著交互影響。通過“新政”,清政府在加強國家機器的同時把它的權力伸展到地方社會。然而由改良者主持的許多新機構雖然是國家權力在地方的代表,但實際則更多的代表了地方的利益。雖然下層民眾與改良者之間存在著文化、階級和社會地位的鴻溝,但當地方利益受到外部力量、特別是國家權力威脅的時候,他們仍有可能聯合起來為共同利益而鬥爭。 一、街頭與城市商業 ??? 成都是長江上游的文化、經濟和政治中心,直到19世紀末它仍較少受到西方的衝擊,正如美國女旅行家I·貝德(Isabella Bird)所看到的:“這個城市完全未 受到 歐洲的影響”。較之沿海、華北和華中的大城市像上海、北京和漢口,成都保留了 更多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 ??? 傳統成都的發展依靠的是商業,它的街道像其商店一樣亦是重要的商業空間。19世紀末法國旅行者馬尼愛便描述成都街道“甚為寬闊,夾衢另築兩途,以便行人,如滬上之大馬路然。各鋪裝飾華麗,有綢緞店、手飾鋪、匯兌莊、磁器及古董等鋪,此真意外之大觀”。此時地方產品仍主導著成都市場,商品幾乎全是國貨,而像錢莊、匯兌莊等商業組織亦無外人染指。市場上所售產品有的甚至就在街道兩旁製造,一首竹枝詞描繪了一條街的絲織情景:“水東門裏鐵橋橫,紅布街前機子鳴。日午天青風雨響,繅絲聽似下灘聲”。 ??? 商人和小販總是為了街頭空間的利用而相互競爭。商店把它們的招牌、幌子和貨攤等延伸到街上,成為其佔據儘量大的公共空間的工具,以此宣稱自己的領地。對多數小販來講,由於他們的活動少受限制,街頭便成為其最好的市場。當夜幕降臨,街頭則被用作夜市,顧客磨肩結踵,一派繁榮。夜市對市民的夜生活有極大的影響。過去每當日落,全城商店熄燈關門,街頭漆黑寧靜,但在夜市的影響下,許多商店延長營業時間,從而使夜間的成都也充滿了生機。 ??? 商業的發展不僅使街頭和公共空間的利用得到了極大的擴張,而且了推動商業文化的發展。根據貝德的描述,19世紀末成都“有著寬闊的、修砌完善的、成直角延伸的街道。”而它的商店“裝飾之堂皇在中國並不多見,特別是在櫥窗裏擺著精美華麗銀器的珠寶店和飾物閃亮的綢緞店”。商店都有祭台供奉財神,香煙繚繚,店主、店員和學徒早晚叩頭,祈求財源茂盛。像商店的招牌、幌子、裝飾、商品陳列以及顧主關係、財神崇拜、甚至商業語言等都成為成都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街頭與民眾日常生活 ??? 街頭聚集的人們往往具有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意義。街頭是市民、特別是下層階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對他們來說,街頭的使用比之其他公共空間要平等得多。街頭可以是他們的生活資源,也可以是他們的活動場所。另外由於低劣的居住條件、工作的單調煩躁,下層民眾便多以街頭打發閒暇時光,躑躅街頭和觀看街景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在成都,茶館往往成為街頭文化的一部分,其特殊的結構使它們常常與街巷融為一體。茶館給顧客一個享受公共生活的環境以消磨閒暇時光,也給各類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晚清成都有近五百個茶館,分佈在幾乎每一條街道。人們通過茶館與外界建立聯繫,傳播奇聞逸事。三教九流都彙聚在這裏,喝茶、賣貨、說書、唱曲、拉客、洽談生意、乞討、販毒......。茶館在商貿中的地位也十分突出,有相當部分的交易是在茶館成交的,甚至各行交易亦有固定的茶館。外地客商一到成都徑直便到同行聚會的茶館,買賣立時便可成交。因此茶館中便活動著不少牽線搭橋的掮客。說評書者以高操的講述藝術,吸引人們日復一日、月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