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害现象的表现形式
(二)犯罪中立化技巧 2、常用方法 贬损和诽谤被害人 有责性被害人 国家被害人 网络被害 文化性的“合法”被害人,两种情形下: 第一,帮伙文化 第二,主文化所塑造的被害人 (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起源 2、定义 是指在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中,被害人逐渐对犯罪人产生情感,进而支持、帮助犯罪人的一种互动模式。又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人质情结、人质综合症。 (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所需具备的条件 (1)被害人的自由与生命由犯罪人控制 (2)被害人对自己的未来并不确定 (3)被害人与犯罪人会呆在一起一段时间 (4)被害人并未与犯罪人隔离 (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所需具备的条件 (5)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有着正向的互动 *犯罪人没有殴打、强奸或体罚过被害人 *被害人与犯罪人交流过,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被害人会将犯罪人的行为进行正向的合理化解释 (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4、原因 5、常见的被害人类型 在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人质与乱伦被害人 六、共同被害、再次被害、重复被害和多次被害 (一)共同被害:因同一犯罪使范围广泛的不特定的被害人遭受侵害的现象。 (二)再次被害 1、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刑事诉讼中所受的损害。 广义:刑事诉讼中所受的损害+被害后所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2、再次被害的定义: 又称再度被害,二次被害。是指被害后,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受的损害,或者受到的社会、他人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四)重复被害和多次被害 1、重复被害:在特定时间内,被害人遭受同样或类似犯罪侵害的现象。 2、ICVS L O G O 第四讲 被害现象及被害现象的表现形式 一、被害现象的概念及意义 (一)被害现象,是指特定时空条件下被害人、被害事件所表现出的与犯罪发生有关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二)意义:基础 素材 二、被害人的特征 客观特征 心理特征 生活方式特征 三、被害人的客观特征 (一)被害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空特征 (二)被害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定义:是指犯罪被害人的人口统计变量的表现。 统计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种族(民族)。 广东街头抢劫1 广东街头抢劫2 3、被害后果 (1)定义:被害后果是指被害人由于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和引发的反应。 3、被害后果 (2)根据被害后果与犯罪行为的联结程度:原生被害后果与派生被害后果。 原生被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造成的损害。 派生被害后果,是指由原生被害后果派生、衍化而来的损害,它因原生被害后果而与犯罪行为具有间接联系。 3、被害后果 (2)根据被害后果与犯罪行为的联结程度:原生被害后果与派生被害后果。 原生被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造成的损害。 派生被害后果,是指由原生被害后果派生、衍化而来的损害,它因原生被害后果而与犯罪行为具有间接联系。 派生被害后果既可能由直接被害人承担,也可能被间接被害人承受 3、被害后果 (3)根据被害后果的内容,分为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身体损害、精神损害以及被害反应。 1、精神损害的概念: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精神利益损失。 2、精神利益: (1)人格权; (2)心理健康权 (二)精神损害 3、心理健康损害 (1)心理健康损害:精神健康损害、精神创伤 (2)精神创伤 由于犯罪行为所造成的被害人的精神障碍以及社会功能障碍。 精神创伤的分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心理障碍 (二)精神损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一种对超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的发复回忆而引起临床表现害怕、无助、恐惧感的精神障碍,伴有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行为。 被害反应: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后常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被害反应 *寻找被害人不报案的原因 *测量犯罪黑数 *为公正司法裁判、合理赔偿与补偿以及恰当的被害援助提供依据 *降低被害人重新遭受犯罪侵害或向犯罪人转化的几率 研究被害后果的意义 (四)受虐妇女综合症 社会心理学名词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研究家庭暴力的先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Lenore Walker)博士 (四)受虐妇女综合症 2、定义:长期受丈夫或男友暴力虐待的妇女表现出的恐惧、憎恨、无助等特殊的心理以及行为模式。 暴力周期(Cycle Of Violence)和后天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受虐妇女综合症 3、内容: (1)暴力周期 暴力周期指的是婚姻或同居关系中暴力的周期性变化。 三个阶段:气氛日趋紧张 → 恶性暴力 → 柔情与充满悔恨的爱 (2)后天无助感:受虐妇女长期遭受暴力后,在心理上就会处于瘫痪状态,无力主动终止暴力婚姻。 受虐妇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全册|人教(新版)(共245张PPT).ppt VIP
- 2025年宣富高速、楚雄市东南绕城高速、元绿高速、那兴高速高速公路收费员招聘(3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智能语音市场研究报告.pdf VIP
- 英语戏剧俱乐部-English-Drama-club.ppt VIP
- 计算机实操考试题.docx VIP
- 大班科学《四季的变化》PPT课件.ppt VIP
- IEC61215测试项目及失效案例介绍.ppt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一带一路”国家跨文化商务交际教程(第二版)答案.pdf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细胞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