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症状与疾病(第一讲发热)ppt课件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峰上海复旦大学人寿保险基本法宣导部经理基本法课标研教材是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高效课堂的基础高校基建管理相关法规培训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期权定价与动态无套利 常见症状与疾病 陈 潮 主任医师 主讲 工作单位 福建蜂疗医院 联系电话 第一讲 发热 一、体温的概念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在理论上可以由深部的血液温度代表。正常的体温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内的各种理化过程,特别是酶参与的各种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体温范围内才能顺利进行,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障碍,严重时可造成死亡。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烧),将引起一系列症状,高热达42℃就会危及生命。 若若体温降低,将使人体酶的活性降低,体温下降到30℃以下就可出现脑功能障碍而致意识丧失,降到27℃以下就有生命危险。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而略有波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一般波动在36.3~37.2℃之间。 正常情况下在一天之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三、体温的调节在产热和散热之间进行 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能量物质代谢中通过氧化反应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通过体表血管舒张,循环增速,皮肤蒸发增加的物理作用而散发热量。 如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则体温相对恒定。 如果产热和散热功能失去平衡,产热占优势则体温升高,散热占优势则体温降低。 影响体温调节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腺中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心功能和血容量,皮肤的汗腺等等。 四、体温的测量方法和表示 1、测量方法 由于人体深部的体温不易测试,故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口腔舌下、腋窝顶部和直肠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3-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 2.腋测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将体温表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上臂,5-10分钟后读数。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旋转插入肛门,插入深度:婴儿1.25cm,儿童2.5cm,成3.5cm,2-3分钟后读数。 2、体温的表示 肛门温度较口腔温度稍高,而腋下温度则较口腔温度稍低(相差约0.3~0.5℃)。 如果不加说明,体温一般指口腔内舌下的温度,所以腋温或肛温应在测量数值后加上括号进行标注。 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五、发热概念及发热程度分类 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体温高于37.3℃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时,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有发热感,均可称之为发热。 临床上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 )、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六、发热的机理分类 根据发热是否受致热源的影响,发热机理分为: 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均可以激活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白细胞致热源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兴奋性,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 随着体温调定点上升,人体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不排汗或少排汗,使散热减少;通过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并因寒冷感觉,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此时产热比散热明显地占优势,则引起发热。 刺激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的因素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坏死组织; 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血液; 在某些病症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 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于致热原(能引起发热的物质)所致。 实际上一种疾病发热的机理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的综合。 例如脑炎患者,可由致热原与非致热原因素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肤瘢痕形成,致使皮肤散热功能减退;大量失血、失水,心脏排血量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ppt
- 学科竞赛高中化学竞赛基础知识之核化学ppt课件.ppt
- 学课标研教材是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高效课堂的基础ppt课件.ppt
- 学练优2016年秋九年级政治全册_22 资源小国 环境污染与破坏(第2课时)习题ppt课件 湘教版.ppt
-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办法(培训ppt课件.ppt
-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第二章_风险评估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集体备课组备课ppt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_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25张) .ppt
-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带语音讲解的动态扁平模板ppt课件.ppt
-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集体备课组备课ppt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_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共16张) .ppt
-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集体备课组备课ppt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_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共27张)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