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沼液编制说明-农业技术推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用沼液编制说明-农业技术推广

附件2 国家标准 农用沼液(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月 编制说明 1.1 任务来源 1.2 工作过程 2007年,国家标准委启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重庆市农技总站首批承担《三峡库区柑橘、生猪、沼气工程三大特色产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任务,2008年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立项安排重庆市农技总站实施“国家支撑计划”“重要标准推进工程”“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课题,2010年12月、2011年10月,分别通过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项目(课题)结题验收和评估2012年。 通过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和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的实施,项目研究提出了《农用沼液》国家标准制定的任务需求。2010年,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下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重庆市农委《重庆市农用沼液无害化处理与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试行)》(农办发〔〕号)/- 2010年项目立项以来,项目发表相关论文24篇,《三峡环库循环生态农业带构建与产业化》、《三峡环库循环生态农业带构建与应用》、《柑橘非充分灌溉综合技术》、《柑橘产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农业部、重庆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2010、2016),农业部、重庆市和中国农业节水协会二等奖6项(2010~2016),支撑 2016年,按照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在国家科技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资[2016]301号)文件要求,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对该标准进行立项复审。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和专家质询,一致认为农用沼液无害化处理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具有大量实验和应用数据支撑,有地方标准制定的基础,并获得多项成果奖励。专家组建议该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作为推荐性标准开展后续工作。 项目牵头单位按照专家评审意见,组织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组成起草组,就农用沼液及生产使用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情况,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标准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实地调研、数据收集、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开展大量研究,经多次研讨,起草了标准的基本框架,并分别与各起草组专家进行了研讨修改工作,于2017年7月完成《农用沼液》草案初稿。 2017年8月29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农业所和全国沼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5)组织标准制定单位召开了起草组工作会,各起草组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围绕标准制定的目的、定位和适用范围进行逐项确认,细化了标准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要求,增加了农用沼液肥效成分和盐渍化防控的规范要求,标准牵头起草单位根据起草组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 基本情况 2.1 我国畜禽粪污产排概况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猪、羊、小畜禽存栏量居世界第一位,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6%、19.2%和28.6%;牛存栏量次于印度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畜禽业发展对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改善营养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排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农业部行业统计,全国每年产生38亿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到60%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049万吨和58万吨,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5%和25%,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和76%,全国共有24个省份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省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0%以上。综合分析,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 一是重发展轻环保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畜禽产品消费需求,环境容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粪污处理的标准和要求也不统一。随着畜禽养殖总量的不断增加,粪污的产排量也不断累积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等硬约束相继出台,长期积累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出来。 当前畜牧业分散养殖仍占主体,生猪散养比重接近60%,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缺乏,环保意识不强,是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来源。 各地涌现出多种针对不同畜种、不同养殖规模的粪污处理模式,形式多样,但真正大面积推广的低成本便捷化经济高效的处理模式不多。一方面技术模式不成熟、不完备。干粪好利用,沼液难处理,沼气、沼渣、沼液利用技术工艺和标准不配套,技术标准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沼液弃用导致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原因是经济上不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