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元杂剧作家
第六章 其他元杂剧作家
教学目的:了解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元曲大家的创作,掌握《梧桐
雨》、《墙头马上》、《汉宫秋》、《倩女离魂》的内容、艺术成就和人物形象。
第一节 白朴
白朴(1226—1312)字仁甫,后改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隩州(今山西河曲)人。其父白华做过金哀宗的枢密院判官,在元代杂剧作家中,他是出身于地主阶级上层社会的一员。白朴七岁时,蒙古兵攻下金朝首都汴京(今开封),其父随金哀宗出奔,母亲死于劫难,致使他一家离散。白朴心灵饱受创伤,目睹山河破碎。后被其父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带到山东避难读书。在元好问的教育下,他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金亡后,其父又带他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真定是元代戏曲中心之一,戏剧活动频繁。白朴受到戏曲的熏陶,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一起参加过玉京书会;并游览过汴梁、杭州等戏曲演出活动较多的地方。中统年间,投降元朝、爬上中书右丞相高位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做官,白朴婉言拒绝。以后他徙家金陵,从诸老放情山水间,以忘天下,对元代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诗酒词曲相伴,在南方度过了余生。
钟嗣成《录鬼簿》记录白朴杂剧十七种,现仅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两种。从两剧创作风格看,《梧桐雨》清丽缠绵,《墙头马上》泼辣尖新,足见作家戏路广阔,风格多样。此外,白朴的词和散曲写得很好,“词语遒严,情寄高远”,存散曲40多首,著有《天籁集》二卷。
一、《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原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源于白居易诗《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白杨”。 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记叙了一个婚姻悲剧故事: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同居了五六年。但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女子被逐出家门。在始乱终弃的社会风气里,诗人对这个不幸的女子给予同情,并对世人提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告诫。《井底引银瓶》的素材,在白朴之前早已得到民间艺人的重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徐渭《南词叙录》记载南戏有《裴少俊墙头马上》;而南宋话本《西山一窟鬼》有“如撚青梅窥小俊,似骑红杏出墙头”两句插话,“小俊”当为“少俊”。可见这则故事一直得到艺人的青睐,为白朴的再创作准备了条件。白朴《墙头马上》虽然以传统故事为框架,但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却与原诗迥异,描写了女子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谱写了一曲爱情婚姻自由的颂歌。剧本写尚书裴行俭的儿子裴少俊骑马出行,与总管李世隆之女李千金隔墙相遇,一个拈花墙下,一个倚马柳旁。两人一见钟情,经过传书递简,李千金勇敢地与裴少俊私奔。裴少俊将她藏在府中后花园的书房里,并生下一男一女。七年以后,李千金的踪迹被发现。裴尚书怒斥她为娼妓,要休掉她,并用石上磨金簪、井底引银瓶来迫使她就范。结果簪断瓶坠,李千金被赶回老家。后来裴少俊中第得官,求她重返裴府,裴尚书也来相劝,李千金坚决不肯,还把家翁老爷讥讽奚落了一番。最终为了一双儿女,她才勉强重归于好。
李千金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妇女形象。她是宦家小姐,深通文墨,容颜出众,“志量过人”,大胆坚决地争取婚姻自主,毫不妥协地与封建势力抗争。渴望爱情是她的最鲜明的特征,她直言不讳:“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功夫学画远山眉,宁可见银釭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开鴛并笑,梧桐枝隐凤双栖”。她敢于无媒自聘,邀裴少俊跳墙相会;被撞破以后,她也毫不畏惧,“我待舍残生,还却鸳鸯债,也谋成不谋败”,义无反顾地弃家私奔。她的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时代意义。她不同于相国千金崔莺莺的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而是果断刚烈、敢作敢当,“既待要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在沉重的封建礼教压力面前,她不低头、不让步,敢于据理力争、无情反击。在狠毒的裴尚书和软弱的丈夫面前,她表现得十分坚强。裴尚书骂她“败坏风俗”、“女嫁三夫”,她说“我只裴少俊一个”、“姻缘天赐”,一句一句顶了回去,毫不示弱。裴尚书用石上磨金簪,井底引银瓶来迫害她,她勇敢尝试;希望落空后,不委曲求全,决然离去。她谴责裴少俊写休书的软弱,少俊得官以后求她重做夫妻,她断然拒绝,斗争精神非常强烈。但她也流露出封建门第观念,一再声称自己并非出身倡优之家,“妾是官宦之家,不是下贱之人”。剧本最后的团聚,并不表明叛逆者的妥协退让,而是出于元杂剧“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的大团圆结局的需要。
李千金虽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作者有意刻画一个不同于贵族千金的市民女性形象,更多地赋予了她市井女性的特征。李千金表现出泼辣大胆、果断刚烈、敢做敢当等反封建思想意识强烈的市民妇女的性格。在元杂剧舞台上,她与相国千金崔莺莺形成鲜明对照。在市民阶层崛起的元代,市民妇女李千金的形象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docx VIP
- KAT 22.1-2024 KAT 22.2-20224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第一部分总则和第二部分煤矿).docx VIP
- 职业教育资源与当地产业布局匹配情况调研报告.pdf VIP
- 中药饮片加工与炮制PPT.pptx VIP
-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精品.doc VIP
- (完整版)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 .pdf VIP
- (消防培训)WW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最全版.doc VIP
- 第二单元 水 复习课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利雅路安装使用说明书RS70M.pdf VIP
-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三)完整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