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造血特点及营养性贫血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造血特点及营养性贫血ppt课件

鉴别诊断 ①地中海贫血 ②异常血红蛋白病 ③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④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睡眠,避免感染,重 度贫血保护心脏功能。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2.去除病因:调整饮食结构,纠正偏食,治疗原发病。 (九) 治疗 Therapy ①首选 ②二价铁盐制剂   ③剂量:元素铁4-6mg/kg/日 一日三次 ④常用的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 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力蜚能等 ⑤服用方法: 促进吸收因素:两餐之间、同服Vc 影响吸收因素:牛奶、茶、咖啡、抗酸药 ⑥疗程:铁剂服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 3.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 (2)注射铁剂 适应症: ①诊断肯定但口服铁剂后无治疗反应者; ②口服后胃肠反应严重,虽改变制剂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仍无改善者; ③由于胃肠疾病胃肠手术后不能应用口服铁剂或口服铁剂吸收不良者。 常用的注射铁剂: ①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肌肉注射 ②右旋糖酐铁复合物,肌肉或静脉注射 ③葡萄糖氧化铁,静脉注射 (3)铁剂治疗后的反应 ①口服铁剂12~24h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 ②2~3天后网织红细胞↑ ,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 ③血红蛋白1~2周后开始上升,3~4周正常 ④三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L,寻找原因 ⑤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 4.输红细胞 输注红细胞适应症: ①贫血严重,尤其发生心力衰竭者 ②合并感染者 ③急需外科手术者 输血量: ①Hb〈30g/l,等量换血 ②Hb30~60g/l,输注浓缩RBC4~6ml/kg速度要慢。 ③Hb60g/l,不必输红细胞 做好卫生宣教,儿童保健工作。 预防措施: ①提倡母乳喂养; ②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辅食,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 ③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 剂加以强化; ④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 重早产儿宜自2个月给予 铁剂预防。 十 预 防 Transfusion 铁供应量 足月儿 1 mg/kg/d 早产儿 2 mg/kg/d 儿 童 10 -15 mg/d 青春期女孩 18 mg/d 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所致血红 蛋白生成减少。 2.临床特点: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 和铁剂治疗有效 3. 我国小儿四大防治疾病之一 (一) 概述 (二)铁的代谢 (1) 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 含量:①正常成年男性  50mg/kg    ②正常成年女性  35mg/kg    ③新生儿     75mg/kg :①血红蛋白  64%  ②肌红蛋白  3.2%  ③贮存铁   32%  ④含铁酶    1% 分布 1.铁的代谢 (2)铁的来源:有二种 ①外源性铁:从食物中摄取铁占1/3 动物性食物:血红素铁 10%~25%  植物性食物:非血红素铁 1.7%-7.9% ②内源性铁:红细胞释放的铁占2/3 含铁丰富的食物: 黑木耳 97.4mg/100g 紫 菜 54.9mg/100g 豆腐皮 30.8mg/100g 肝、肉、蛋、豆类等 (3)铁的吸收和转运 ★吸收 ①吸收形式:Fe2+    ②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③铁的吸收受肠粘膜细胞的调节 肠黏膜细胞对铁吸收的调节作用          ①利于铁吸收的因素:维生素C、果糖、氨 基酸、稀盐酸 ②阻止铁吸收的因素:磷酸、草酸       ③抑制铁吸收的因素:茶、咖啡、蛋、牛奶 植物纤维、抗酸药物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血清铁的组成 ①血清铁(SI) ②未饱和铁结合力 ③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 ④转铁蛋白饱和度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