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肿瘤医院化疗内科化疗总论》课件.ppt

《复旦肿瘤医院化疗内科化疗总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肿瘤医院化疗内科化疗总论》课件

肿瘤内科学总论;1946年 Gilman HN2治疗淋巴瘤 1950s CTX、 5Fu MTX治疗绒癌 六、七十年代 ADM、DDP 细胞动力学和抗癌药药代动力学 八、九十年代 耐药机制研究 生物反应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因子 1990s 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000s 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水平;细胞动力学;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细胞总数或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遵循“一级动力学”杀灭的规律 一定剂量的药物杀灭 一定比率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负荷(体内肿瘤细胞总数);抗肿瘤药物的分类;传统分类法;作用机制分类法;抑制DNA聚合酶;细胞动力学分类法;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抗癌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耐药性;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CR:所有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疗效持续4周以上 PR: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与其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50%以上,无其他新病灶出现,疗效持续4周以上 SD: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与其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不到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其他新病灶出现,疗效持续4周以上 PD: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与其垂直径乘积之和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RECIST;病变的定义;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基线的评价;目标病变的评价;非目标病变的评价;总体最好疗效的评价;最佳缓解评估;WHO与RECIST疗效评判标准比较;RECIST1.0和1.1版区别 ;RECIST1.0和1.1版区别;;最佳缓解评估;Case 1;Case 1;Case 2;Case 2;联合化疗原则 联合化疗方案中的各个单药均应对该肿瘤具抗肿瘤活性 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发挥协同作用 毒性反应在不同的器官、不同的时间,以免毒性相加 制订合适的给药剂量和方案,给予适当的间隔时间;1.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 2.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综合治疗中用化疗控制远处转移,提高局部缓解率 4.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 5.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播散性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病人 6.姑息性治疗;1.明显衰竭或恶液质 2.骨髓储备功能低下 3.心血管、肝肾功能损害者 4.严重感染、高热、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者 5.胃肠道梗阻者;恶性肿瘤在局部有效治疗(手术或放疗)后所给予的化疗 目的:杀灭微小转移病灶;新辅助化疗;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胸、腹、心包等体腔,脊髓及膀胱腔内 目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抗癌药对肿瘤的杀灭 胸腔内化疗 腹腔化疗 心包腔内化疗 鞘内化疗 膀胱内灌注化疗;剂量强度dose intensity;骨髓抑制时抗癌药物的剂量调整 WBC×109/L PLT×109/L 调整后的剂量 4 100 100% 2.5-4.0 50-100 50% 2.5 50 0 直到骨髓恢复正常;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时抗癌药物的剂量调整 肌酐清除率 血清肌酐 尿素氮 药物用量 (ml/min×1.73) (mg/L) (mg/L) DDP MTX 其他 70 15 200 100% 100% 100% 70-50 15-20 200-500 50% 50% 75% 50 20 500 — 25% 50%;人体临床试验 I期: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寻找合适的剂量 II期:观察药物对特定人群的疗效,进一步观察安全性 III期:在II期试验基础上扩大病例数进行随机双盲(或不设盲)对 照试验,比较新药与标准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IV期:药品上市后的开放试验,继续观察疗效及安全性;肿瘤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 单克隆抗体 肿瘤疫苗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