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人舒适的护理课件
第四章 病人舒适的护理;教学目标;第 一 节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舒适的概念;;(二)不舒适:是指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基本生理心理需要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表现为:紧张、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消极失望、失眠或身体疼痛、无力,难以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第二节 疼痛病人的护理;第二节 疼痛病人的护理;二、疼 痛 分 类;疼痛具有以下三种特征:;疼痛的共同特征;(二)疼痛发生的机制 ;;三)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三)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1)年龄
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
(2)社会文化背景
患者生活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可影响其与他人有不同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对疼痛的反应也不一样。
(3)个人经历
过去的疼痛经验可影响患者对现存疼痛的反应,及对疼痛原因的理解和态度。;
(4)心理特征
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因个体气质、性格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5)注意力
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对疼痛的感觉程度。
(6)情绪
情绪可改变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而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
(7)疲乏
机体十分疲乏时,对疼痛的感觉加剧,而忍耐性降低。;二、护理评估;疼痛程度;5、疼痛的表达方式;(二)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工具;;(2)文字描述评分法(VDS);(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面部表情测量图;三、护理措施 ;
(1)药物止痛
1)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类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
2)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夺
3)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派替啶
4)辅助用药,氯丙嗪、阿米替林;;3.心理护理;3.心理护理;4.促进舒适 ; 卧位是病人休息、检查及治疗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维持适当的卧位,不但可以使病人感觉舒适,而且还可以预防因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1、卧床姿势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部位,关节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避免关节僵硬
2、经常变换体位,改变姿势,至少每2小时一次,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
3、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做全范围关节运动,有禁忌症者除外。
4、适当遮盖病人,保护病人隐私,促进身心舒适。;皮肤;;
二、卧位的性质:
1、根据病人变换卧位的自主性,通常分为
主动、被动、被迫三种卧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
(自由卧位):患者自主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
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
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通常见于昏迷、
极度衰弱、瘫痪的病人。;
二、卧位的性质: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
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
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
卧位;;三、常用卧位 ;三、常用卧位 ; 1.去枕仰卧位
(1)适应范围:
1)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或昏迷的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可预防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 1.去枕仰卧位
(2)方法:协助病人去枕仰卧,枕横立于床头,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的病人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 ;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适应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呼吸,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出血量。
(2)方法: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1)适应范围: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2)方法:病人仰卧,头下垫枕,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 ;;(二)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二)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二)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