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3 迷路炎 如一例慢性中耳乳突炎,病理为 胆脂瘤与肉芽组织形成。 CT可见 乳突气房减少或消失、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骨组织破坏,骨迷路受到波及而致眩晕,即局限性迷路炎。 正常乳突气房 外半规管 乳突气房减少或消失 骨组织破坏 3 迷路炎 耳毒药物中毒性迷路炎:迷路受到外来耳毒药物(经血液、滴耳)侵袭致中毒变性过程。耳毒药物主要为:链霉素、新霉素、卡拉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水杨酸、速尿等。 毛细胞的纤维消失,胞体肿胀、萎缩、 壶腹嵴和囊斑上皮空泡和功能丧失 Corti器坏变,外毛细胞首先受损 双耳进行性耳鸣和耳聋,早期低频听力下降 逐渐高频听力下降,呈神经性耳聋 眩晕多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月后 3 迷路炎 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多因中耳和乳突部位的急性感染(非化脓性)或细菌毒素侵入迷路所致。 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多因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置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侵入迷路产生化脓性病变。 病毒性迷路炎:由流感、流腮、麻疹、水痘-带疱等病毒感染,因与内淋巴较强亲和力,导致耳蜗和前庭神经及其神经节不同程度的炎症、变性和坏死。 上述三种迷路炎均在感染(特别是中耳感染)后急性发病,前庭(眩晕、恶心、呕吐)和耳蜗(听力障碍)症状明显。影像学具有价值。 4 动晕病 系指人体随车、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在空间移动,由于加速、减速运动或不同方向的颠簸起伏运动,对前庭末梢感受器(半规管和囊斑耳石)产生刺激,超过了个体所能耐受的限度而导致一系列眩晕、恶心、呕吐等。即晕车、晕船、晕机。 其实患者前庭系统在先天或后天诸多病因作用下已遭受了功能损伤,部分病人自小就有不敢原地转圈史。 5 Dandy(丹迪)综合征 即前庭性视觉障碍性头晕综合征,为囊斑耳石膜功能障碍导致。 病因为内耳终末动脉血供差、先天母体因素致胎儿内耳囊斑耳石膜损伤。后天脑动脉硬化、血压异常、高粘血等。 主诉以头位、体位变动中突现头晕、眩晕、不稳和视力模糊等症状,一旦活动停止症状即消失。 5 Dandy(丹迪)综合征 病理机制一: 人行、立、坐、蹲而不倒,系双侧囊斑耳石向大脑、小脑及脊髓前角等结构不断发出神经冲动,促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伸屈、内收和外展肌群的张力相互拮抗和不断调整而维持平衡所致。 囊斑耳石膜功能受损,前庭反射性平衡功能破坏,出现头晕,行、立、坐、蹲不稳,甚至倾倒等平衡障碍。 体位变化与囊斑耳石膜改变 5 Dandy(丹迪)综合征 病理机制二: 囊斑耳石膜存在广泛纤维联系。头直线运动时,双眼球将反方向同向斜视和出现视物不清,此时大脑皮层反射地促使双侧眼球迅速地反回到新的正视位置,以保证头动中能及时看清新的前方景物。 耳石膜功能受损,前庭反射性眼动减弱,视线不能迅速对准前方新的景物,因而视物不清。 三个眼动核团 前庭眼动反射 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约占25 %,但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病理机制:椭圆囊和球囊 斑内耳石的变性与脱落,漂浮在内淋巴液中的耳石随着头或体位改变,这些脱落的耳石颗粒撞击半规管壶腹嵴,刺激前庭感受器而造成眩晕。 囊斑耳石膜结构 耳石(碳酸钙结晶) 耳石(碳酸钙结晶)电镜图 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椭圆囊是耳石脱落的最常见部位 ,后半规管因位置最低而最容易受到影响。 椭圆囊或球囊囊斑斑是原始发病部位,并不引发症状。而半规管受到继发性受攻击而引发眩晕 。 主诉为头位/体位改变(如起床、翻身)后突发眩晕,持续时间绝大部分不超过60秒,片刻消失。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昏,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头晕)。 椭圆囊斑耳石脱落进入后半规管 耳石碰撞壶腹嵴电镜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2006年,草案) 一、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50~70%属于原发性,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二、BPPV的临床类型后半规管BPPV 、水平半规管BPPV 、前半规管BPPV。以上3类,均可双侧发病。 三、诊断的BPPV变位检查(1)Dix-Hallpike检查:是确定后或上半规管BPPV常用的检查。(2)滚转检查(roll maneuver ):是确定水平半规管最常用的检查。四、BPPV的眼震特点:眼震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短潜伏期(一般1~5秒);反复置于诱发位置反应减弱(眼震有疲劳性) 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Dix-Hallpike 试验(如检查左侧后半规):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检查者将病人的头部向下垂于床边45度,再将头朝向检查耳侧旋转45度,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 原理: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国家标准】GB 50617-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pdf
-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BOSS立体声音箱CUBE-ST2使用说明书.pdf VIP
- Y·YKK·YKS和Y2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pdf VIP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山东师范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2.4 传感与控制 ---温度报警器 教学设计-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docx VIP
- 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竞赛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pdf VIP
- 小学生卫生与健康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