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脑瘫康复》ppt课件

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儿童脑瘫康复科 2013年8月8日 内容 ○ 小儿脑瘫总论 ○ 脑瘫的病因 ○ 脑瘫的早期诊断 ○ 脑瘫的康复评定 ○ 脑瘫训练的总目标 ○ 脑瘫的良好管理 ○ 神经发育疗法 小儿脑瘫 总 论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年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以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及异常姿势为主,如不会坐、不会爬、不会站、不会走、姿势异常,同时可能伴有不同的认知障碍、癫痫、视觉、语言、行为、情感等障碍。 发病率在1.5 ‰ ~ 5‰。早期表现:过度兴奋、哭闹不停,2-3个月时不会笑,不抬头,手指紧握,4-5月不会翻身,8个月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不会把手放到嘴边,1岁不会站,不会走。同时伴有异常姿势,学站时两腿并拢,脚尖着地、剪刀步,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 一、脑瘫的病因 出生前:染色体异常;怀孕期感染(病毒、弓形虫);先兆流产的保胎治疗;射线;中毒;贫血;糖尿病;多胎妊娠。 出生时:早产;低体重;窒息;产伤;胎盘早剥。 出生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缺血,导致新生儿或胎儿的脑损伤。 二、脑瘫的早期诊断 ■ 高危因素 ■ 早期表现 ■ 家庭监护 1、高危因素 ■ 新生儿窒息 ■ 异常黄疸 ■ 早产儿、未成熟儿 ■ 多胎妊娠 ■ 新生儿惊厥、呼吸困难 ■ 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 2、早期表现 出生后至9个月前出现的异常情况 ■ 新生儿时期:表现哺乳困难、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增强、易惊、烦躁不安、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 ■ 1-3个月婴儿:表现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俯卧位不能抬头,肌张力低下或增强,全身发硬或发软,非对称性姿势。     ■ 4-5个月:表现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表情呆板,逗时无反映。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有角弓反张或下肢硬性交叉,不伸手抓物或总是一只手抓物。 ■ 6-7个月:表现无手口眼协调姿势,手抓物很快松开,非对称性姿势,头后背,肩后伸,下肢硬性交叉,上肢内旋,手握拳,原始反映残存。 ■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典型化,诊断多不困难。 ■ 附:抓握发育表 力点 抓握 小于4个月 掌根 尺侧抓握 4-6个月 掌中 粗大的抓握,手掌的抓握 6-8个月 大鱼际 桡侧手掌抓握 8-10个月 拇指近端 桡侧手指抓握 10-12个月 拇指尖远端 钳形抓握(拇食指) ■ 3、家庭监护 ?家长护理婴儿时如发现有以下10项中任意一项,应及时作高危儿筛查。 ①、护理婴儿时手脚经常用力或屈曲,好像“很有力”; ②、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竖不起头; ③、三个月还不能抬头; ④、四个月紧握拳,收不松开,拇指内收; ⑤、五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⑥、六个月扶站时尖足; ⑦、七个月不能发 ba、ma 音; ⑧、八个月不能独坐; ⑨、头和手频繁抖动; ⑩、整日哭闹、张口、喂养困难。 三、脑瘫的康复评定 共3大类18个项目 运动功能 :头部控制、翻身、坐、转移、行走、上下楼梯、伸手抓物、捏去物体 生活自理能力:进食、穿脱衣、洗漱、入厕 社会适应能力: 理解、表达、做家务、参与社会或集体活动 三、脑瘫的类型 1、痉挛型 2、不随意型(手足徐动型) 3、共济失调型 4、松弛型 5、混合型 ■ 痉挛型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 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 ■ 不随意型 不随意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 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 松弛型 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 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四、各类型脑瘫儿童训练的总目标 痉挛型 松弛型 ● 松弛僵硬的肌肉。 ● 鼓励进行避免痉挛姿势的运动。 ● 预防变形。 ● 在最佳姿势下提供支持。 ● 鼓励运动以提高肌力 徐动型 共济失调型 ● 学会双手抓握以控制不随意运动。 ● 如果异常姿势易变,也可以遵从痉挛型小儿的训练目标。 ● 提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