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聆赏乐剧歌剧22年全记录之五
瓦格纳毕生写了十三部歌剧作品,但他自己却把头三部作品列为不成熟的“学徒之作”,这三部歌剧因此也从没在拜罗伊特公演过。本篇及上两篇讨论瓦格纳的“乐剧作品”,仅限曾在拜罗伊特公演过的、统称“拜罗伊特全集”的十部(the Bayreuth canon)。除了“《指环》系列”四联剧外的这六部,排列次序并不遵照首演年代的先后,却以它们在歌剧领域里的重要性及我个人喜好为凭;因此,最早完成并首演的《漂泊的荷兰人》,反而在本篇里最后讨论了。
那三部早年的“学徒之作”计为:1833年完成的《仙女》(DieFeen,1888年在慕尼黑首演),1834年完成的《爱情的禁令》(Das Liebesverbot,1836年在德国古城马格德堡首演),以及1840年完成的《黎恩济》(Rienzi,1842年在德累斯顿首演)。《黎恩济》其实相当流行,直到上世纪的20年代还在欧美歌剧院公演,而它的序曲更是古典音乐厅里经常听到的乐曲。
“拜罗伊特全集”的十部乐剧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指环》系列”四联剧了。另外六部,根据首演的次序,依次为《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Hollander,1843)、《汤豪舍》(Tannhauser,1845)、《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Isolde,1865)、《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yon Niirnberg,1868),及他最后一部作品《帕西法尔》(Parsifal,1882)。
《帕西法尔》虽是瓦格纳最后的作品,但它在拜罗伊特却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我也首先讨论这出乐剧。
《帕西法尔》
《帕西法尔》乃是十部瓦格纳“拜罗伊特全集”中,在拜罗伊特演得最多的一部。1882年瓦格纳主办了第二届“拜罗伊特乐剧节”,仅演了一部戏,就是刚刚写完的《帕西法尔》,共演了16场。瓦格纳死后,他的遗孀科西玛(Cosima,钢琴家李斯特的女儿)主持的1883、1884年的乐剧节,也仅上演《帕西法尔》。之后直到科西玛在1930年过世,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Siegfried Wagner)接掌拜罗伊特,每年的乐剧节都会搬演《帕西法尔》,并都遵照瓦格纳在首演时定下的演出规范及舞台设计。从1882年首演直至二战开始,《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累计演出达205场。1951年瓦格纳的孙子维兰德?瓦格纳(Wieland Wagner,1917-1966)执导并设计了一个《帕西法尔》的新制作,也在每年的乐剧节公演,累计了另外105场演出。近代的乐剧节上中止了每年都演此剧的传统,但新的制作每隔七年必定推出。我自1995年起直到如今,也已看过四个不同的制作了。
《帕西法尔》共计三幕。在讨论它的剧情及角色之前,应该谈谈它的来源及开幕前早己发生的故事。此剧取材自13世纪德国史诗《帕西法尔》,作者是德国武士兼诗人沃尔夫拉?埃申巴赫(Wolframvon Eschenbach,1160/80-1220),讲述英国亚瑟王圆桌武士之一帕西法尔(Parzival,又作Percival)找寻耶稣基督圣杯的故事。瓦格纳的作品与原著却有相当大的不同。
本剧开始之前已有大量故事。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时饮用的圣杯(此杯也盛接耶稣在十字架上滴下的圣血),已经传到老王蒂图利尔(Titurel,男低音)的手中;另有一枝圣矛,乃当年罗马军士刺伤十字架上耶稣右肋的利器,现在用来保护圣杯。为了保护这两件宝物,蒂图利尔在西班牙高地上建造了一所城堡蒙萨尔瓦特(Montsalvat),招募了一批圣杯武士防备外界的侵袭。岂料附近有座魔宫,乃魔术师克林佐尔(Klingsor,男低音)所造。他本想参与圣杯武士行列,但为老王所拒,一气之下与蒙萨尔瓦特为敌,引诱圣杯武士到他的魔宫花园里游玩,被以魔女孔德丽(Kundry,女高音)为首的众多娇媚花女引诱,失身后便沦为魔宫使者。老王派遣儿子阿姆福塔斯(Amfortas,男中低音)携带圣矛前去征讨,也被花女引诱失身,圣矛遭克林佐尔抢去,还用它刺伤了阿姆福塔斯的右肋,至今无法痊愈。智者的预言说,必须由一位“不知世事的纯朴傻瓜”把圣矛夺回,用矛尖点向伤口,旧伤方能痊愈。这些情节,都在本剧开始前早就发生了。
第一幕。开幕前有段非常动听的序曲,其中有三个主题:朝拜耶稣的圣礼,众人防护的圣杯,以及必须坚持的信仰。序曲后半段也为阿姆福塔斯由于受到引诱而遭受多年伤痛感到惋惜。开幕时的景象是蒙萨尔瓦特城堡外面的荒林,四位君王的随侍正打瞌睡,资深武士古尔内曼茨(Gurnamanz,男低音)上场,问起君王的伤势,得知仍无起色。此时来了个蓬头垢面的野女人孔德丽,她由于嘲笑身背十字架的耶稣,遭到永世在外流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