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五百强全面预算管理财富逻辑
全球五百强的全面预算管理财富逻辑
时间:2011-03-15 10:57 发布者:beifangdean 作者:石斌预算管理。可是,时间、行政命令让预算这个工作,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仍然充满困惑、问题,如同“鸡肋”。到底是那里出了差错?预算是含金量极高的管理工具,但也不是万能的,更不应该是一种时尚的管理思潮,这篇文章中提及的观点非常有助于我们的企业真正去思考,全面预算到底要做什么,需要怎样的支撑和执行。
通往全球500强的门户
上世纪80年代一份权威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美国几乎所有大型公司都沿袭采用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通用电器(GE)、杜邦等公司所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100%的大型生产企业全都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批发和零售商与交通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分别高达97%、94%。这份看似过时的统计数据表明,历经60多年的市场风雨沧桑验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含金量极高的管理工具,早已融会于美国大型企业管理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它们市场利益追逐历久弥新的财富基因。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GE)、杜邦与通用汽车等公司率先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卓有成效的实践,使之迅即成为当时美国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而一路演化成今天全球企业通行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历经80多年实践的一个具体成果,就是当初率先采用这一管理模式的GE、杜邦与通用汽车这三家企业在实现“基业长青”的同时,无一例外地茁壮成长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榜单上的“常客”。
最近10年来,中国一流企业领袖大多将跻身“全球500强”作为企业战略发展追逐的目标。早在1995年,宝钢和海尔这两家中国旗舰企业就不约而同地喊出“进军全球500强”的口号。200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财富论坛现场,中远、海尔、联想、东风、国美、TCL、上海百联等多家中国特大型企业的领导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再次表达出对“全球500强”追逐的无限热望。中国远洋集团董事长魏家福毫不含糊地说:“我们企业今年肯定进入世界500强。”海尔CEO张瑞敏则委婉表示:“进军500强,是一个目标……没有(这个)目标,(我们)就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然而,在《财富》杂志随后(7月12日)发布的“全球500强”最新榜单上,此前被企业领袖自己或媒体认为铁定入榜的中远、海尔、联想三家企业,却再次榜上无名。
与GE、杜邦与通用汽车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无心插柳”而长期高挂在“全球500强”榜单上相比,中远、海尔、联想等中国旗舰企业“有心栽花”下的无限失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尽管“全球500强”不过是一张一年一度的财富数字“游戏”榜单,但同时彰显的却是企业内控管理工具有效运用、落地执行的巨大价值。所以,给予今天业已成为全球企业通行管理方法的全面预算管理应有的价值关注,同样是确保中国企业热望追逐中的“全球500强”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真相: 数据对比的反差
8月21日,即在《财富》“全球500强”发布1个多月以后,由中企联、中企协联合操刀的2005“中国500强”旋即面世,前面所提及中远、海尔、联想等无一例外都荣登榜单。不过,在“全球500强”的高大背影下,数据对比下的“中
国500强”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强”的财富逻辑,凸显出来的只是“偏安一隅”的“大”而已。
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500强”的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只相当于“全球500强”的11.62%。从两张榜单居各行业首位企业人均利润的具体比较来看,零售业排首位的中国华联人均利润为1.09万元,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人均利润的27.36%;石油石化业排首位的中石化人均利润为1.82万元,相当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人均利润的1.41%;银行业排首位的中国工商银行人均利润为1.43万元,相当于美国花旗集团人均利润的3.27%;电力业排首位的国家电力公司人均利润为0.62万元,相当于美国电力公司人均利润的2.13%。两张榜单居各行业首位的企业利润比较:中国华联实现利润1.8562亿元,相当于沃尔玛公司的0.34%;中石化实现利润为170.8623亿元,只相当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13.47%;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利润为61.2521亿元,只相当于花旗集团的5.24%;食品业排首位的五粮液集团实现利润为17.3363亿元,只相当于瑞士雀巢利润的5.29%。
事实上,就在2005“中国500强”发布当天,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同日举办的相关高层论坛的演讲中指出:“2005年我国有110多家企业新进入(中国)500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重组实现的,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否则的话,中国企业要进入世界500强就太容易了。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的企业合并成一家,那肯定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名,但那么做没意义。”他认为,按照现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