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酸性肾病研究进展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病,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5%~30%
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显示尿酸性肾病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比例为0. 6% ~1. 0%;高尿酸血症多伴随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
高尿酸在这些疾病中是致病因素或仅是一个“标志”还存在争议??
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尿酸对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有直接的致病作用
有研究表明血尿酸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过蛋白尿
;前言-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 的流行病学;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变化趋势 ;;尿酸的代谢;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三、HUA的诱发因素;四、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 ;HUA分型诊断;高尿酸血症≠痛风;尿酸性肾病: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损害有两种: ①形成尿路结石; ②尿酸所致肾实质损害。
两种肾损害可同时并存,其临床表现有三种:
急性尿酸性肾病:急性肾衰竭
慢性尿酸性肾病:慢性肾衰竭
尿酸性结石
;血浆尿酸盐水平严重增高有关、主要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可见尿中有尿酸结晶的综合征
常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应用抗癌治疗化疗后,大量细胞破坏,核酸分解代谢亢进。
化疗药物阻止回收利用途径,代谢都转向形成尿酸,从而导致极高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痛风和尿酸盐肾病
大量尿酸或尿酸盐在小管腔内沉淀结晶发生阻塞性肾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女性多见于绝经期
多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
肾脏损害早期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尿浓缩功能减退,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肾脏缩小,瘢痕化。
组织学检查显示小管腔和间质分别有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围绕痛风石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伴随间质瘢痕,肾小管基底膜破坏,常常伴有肾脏硬化
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治疗可缓解或逆转本病肾功能恶化的发展。
;有报道尿酸性结石占肾结石的5%~10%,在原发性痛风中占10%~20%。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无症状,可发生血尿,伴或不伴肾绞痛。
结石多为透光性,腹部平片多显示不出,往往要经过静脉肾盂造影才能发现。
别嘌呤醇治疗可使高尿酸血症患者结石发生率降低。;六、尿酸性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HUA与肾脏损害;Emmerso在体外培养狗的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然后加入尿酸盐,发现尿酸盐结晶能直接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然后进入肾间质,结晶周围可见补体、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Toblli等证实,尿酸盐沉积于肾小管细胞,通过经典途径或替代途径激活补体、血小板、炎性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 -β)和活性氧的表达增多;刺激纤维母细胞向肌纤维细胞转化,激活胶原交联。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或肾衰竭。其中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
;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Sanchez - Lozada 等发现,尿酸可通过抑制NO产生和刺激内皮细胞增生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最近的研究也发现,中度的高尿酸血症就可以抑制肾脏NO的产生
;高尿酸血症诱导高血压和肾小球肥厚: Duk -Hee Kang在研究中发现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有着更明显的肾小球肥大和硬化及纤维化。这些肾脏损害似乎并非由尿酸盐结晶沉积所介导,因为并未发现与肾内尿酸盐结晶沉积相一致的特征性的肾小管阻塞的表现
别嘌呤醇能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并阻止高血压的发展。此外,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肾脏重量是对照组大鼠肾脏重量的1. 6倍,这提示高尿酸可引起严重的肾脏肥大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尿酸是IgA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一项纳入6400名肾功能正常人群的研究中,血尿酸 476 mmol·L - 1的人群与 297. 5 mmol·L - 1的人群相比,在2年内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性增加2. 9倍(男性)和10倍(女性),这种相对危险性的增加是独立的,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胆固醇、血糖和蛋白尿无明显相关。
高尿酸比蛋白尿对肾功不全的进展的预测可能更有意义;七、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进展; ;调节饮食,忌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鸽肉等
严格戒酒,因酒精代谢成乳酸后对肾小管排泄尿酸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而啤酒及葡萄酒更因含有嘌呤类物质而不宜饮用;
酗酒
高嘌呤饮食
感染
受寒
劳累
创伤和手术
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水杨酸、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利尿酸);多饮水:每日饮水2 000~4 000 mL,维持每日尿量2000 mL以上,有利于排出尿酸,防止尿酸盐结晶形成及沉积
碱化尿液:有利于防止尿酸在肾间质沉积,以尿pH值6. 2~6. 8较为适宜,使尿酸结石不容易溶解,但过分碱化尿液则有形成磷酸盐及碳酸盐结石的危险
常用药物有碳酸氢钠(3~8 g·d- 1 ) 、枸橼酸合剂( 20~40 mL ·d- 1 ) 、枸橼酸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