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工业化进程.docxVIP

中日两国工业化进程.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两国工业化进程

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进程 台湾人非常反感中国大陆的* 专 政和共 产 主义,觉得台 湾的自 由市场经济优越无比,是正义的一方。比起中国大陆,台湾人还是比较喜欢日本,觉得日本既进步又有礼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连钓鱼台都考虑当成礼物送 给日本。那么我们就从自由市场经济的角度回顾一下近代中日两国的历史,顺便看看后来的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这一切和现在的中国经济又有什么关系?“中国威胁论”从何而来?中国大陆为什么富强?   今天的台日关系和钓鱼台问题是甲午战争所留下的直接遗产,战争的结果使近代中国国运 急转直下。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意义非比寻常,因为这是两国在开展各自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冲突,等于是两国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总验收。日本胜利的结果,使日 本跻身为东亚列强。没有甲午战争的胜利作为基础,日本不可能有信心发动日俄战争,更不可能成为东亚霸主,发动后来的“大东亚战争”。失败的中国在战后加速 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半殖民地化的命运,更猛烈的内部矛盾随后爆发出来,“庚子拳乱”可以看成是中国民间一次寻求自强的尝试,但错误的开始和错误的方法,使 中国必须偿付有史以来最大的赔款,间接导致了清朝的覆亡。从1930年代开始连续15年的日本大规模侵略战争中,中国遭受无比惨烈和骇人听闻的奸杀抢掠, 直到抗战胜利为止。这期间死于非命和家破人亡的中国人又何止数千万?   首篇文章我们知道工业革命时代就是铁的时代,钢铁工业的强大程度决定了战争潜能。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日两国工业革命成果的不同?我们必须回顾中日两国的大炼钢运动同时做个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台湾人喜欢日本,所以我们先看日本。   当日本的佐贺藩从长崎的荷兰人那里听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消息后,给当地武士的心底产生了巨大震撼,中国这个巨人竟然被西欧打败了!他们的反应是必须扩 张军备,因为下一个可能是日本!1842 年,佐贺藩按照荷兰文的《Liege炮兵工厂的大炮铸造法》的日文译本建设了铸炮用的熔铁炉-反射炉。受佐贺的影响,首先是同在九州岛岛的萨摩,接着是水户 也建设反射炉,然后扩及到长州、冈山等藩,最后全日本各藩国都投入大炮铸造运动,这是日本的第一次大炼钢。这场大炼钢运动的本质原因是出于备战考虑:邻藩 有大炮,如果自己还只顾赚钱,哪天要是彼此间发生矛盾争执,钱只会是属于有大炮的,所以你造我造大家造。   武士们对建造巨大建筑所需的基础 和强度知识一无所知,反正按图施工就是了。武士们组织日本社会的各类传统工匠强行土法炼铁,直接建设熔铁反射炉,然后按书上一字不差的操作反射炉,目的只 是熔铁铸炮。武士们违背科学规律强行推动炼铁的结果:萨摩藩的反射炉基础不牢,炉体逐渐倾斜后解体;水户藩的反射炉烟囱则被台风吹倒;只有佐贺藩稍有突 破,开始正规实验,但为期3年7个月的16次试运行全部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武士们还是不后退更不信邪,抱持着“如果做就能成”的态度继续干下去。   在武士们开展铸炮运动的同时,日本的兰学家们也正密切关注各藩的铸炮进展。对佐贺藩遇到的困难,他们认为使用传统反射炉制造的铁溶解困难,就算成功溶解铁矿 石也无法制造优质大炮,用高炉从矿石炼铁是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面对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佐贺藩认为必须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铸炮业,于1852 年成立“精炼方”,负责研究冶金、铸造、蒸汽机、蒸汽船,并聘请大量外藩人员,它相当于日本近代最早的工业技术研究所。这些研究和事业需要的资金庞大,即使富裕的藩国筹集资金也非常困难,各藩国在铸炮运动中开始意识到破除行政疆界隔阂及整合全国资源的必要性,从而为将来推翻德川幕府,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的行 动迈出第一步。   任何角落总有贫富差异。看着富裕藩国的大举炼铁,贫困藩国除了如热锅蚂蚁般干着急外,只能另想办法。钱少只好勤动脑,毕竟 天道酬勤。日本东北的南部藩总算找到了商人出资,聘请大岛高任担任技术指导建设制铁高炉。这个根据荷兰书示意图,炉高20 英尺,按照日本土法建造的“大岛型”高炉,于1858年12月制铁成功。大岛型高炉对日本来说是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用水车送风,木炭消耗为传统反射炉制铁 的 1/3,而且是半永久的制铁炉,不像传统反射炉需要废弃。但大岛型高炉仍然有缺点,它的风箱送的是冷风,炼铁单位消耗燃料多,炉温低,不容易维持铁的熔融 状态,只能连续运行4-5天。大岛型高炉的意义是为后来明治维新建设的国营釜石制铁所提供技术和人才准备。1880年,占日本全国预算庞大比例的国营釜石 制铁所竣工,采用全套进口设备,此厂原是为兵工厂预备的,可惜当时日本负担不起焦炭炼铁,又因为当地木炭短缺,进口设备水土不服,与当地铁矿石不能良好配 合,很快便关厂。当时的日本非常贫穷,因此关厂是个财政灾难,日本的第二次大炼钢以经济倒退10年作收场,但武士们不气馁,打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