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海在职研究生ppt课件品行障碍的诊断与矫正
珠海在职研究生课件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班
珠海海源教育
地址:珠海香洲凤凰北路1015号丹田广场4楼
电话:0756-2237007
网址:
第一节 什么是品行障碍
行为描述
1、总爱招惹人的刘浩
2、总爱欺负女生的李萌
3、北京的勒索至死人案
品行障碍的诊断与矫正
一般定义
品行障碍是指行为和态度违背家庭愿望和社会规范,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与年龄明显不符合的行为。
品行障碍是行为障碍,主要不是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来规定,而根据行为来规定。
可基本分为暴力与非暴力的
心理特征
品行障碍的心理特征是反抗、敌意和冷漠
此对抗、敌意模式存在六个月以上,至少有四项
1、经常发脾气
2、经常与成年人争吵
3、经常主动对抗或拒绝听从成年人的要求
4、经常故意激怒他人
5、经常因为自己的过错或失误而指责他人
6、经常易怒或易被他人激怒
7、经常生气和愤怒
8、经常怀恨或报复
行为诊断标准
一 种重复的、持续的违犯他人基本权利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过去的12个月中出现以下标准的3项,或在过去的6个月内至少出现其中的一项。
对人和动物的攻击:
1、经常欺负、威胁或恐吓他人
2、经常挑起打架
3、使用能导致他人严重身体伤害的武器
4、对他人身体进行残害
5、对动物身体进行残害
6、偷窃或抢劫
7、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破坏财产
8、故意纵火
9、故意破坏他人的财产
欺骗或行窃
10、破门而人的房屋或汽车
11、经常欺骗他人而获取好处
12、经常偷窃他人物品
严重违犯规定
13、经常不顾父母的反对在外面过夜,13岁前开始
14、至少有两次离家出走
15、从13岁开始经常逃学。
敌对情绪与品行障碍的关系
反抗心理与敌对情绪
非暴力
暴力
发展的观点
1、幼儿有较多的打架和偷窃行为,学龄前儿童有50%的家长反映有过偷窃、说谎和破坏财物的行为。但是上学后这种报告减少到了10%.
2、有反抗心理的和敌意的人,不必然发展成为品行障碍,反抗情绪出现较少,6岁左右出现,品行障碍在青春期出现,大多数反抗心理的儿童没有变成品行障碍者。25%的反抗儿童青春期后症状消失。
3、如果一点没有反抗精神和敌意情绪(6%),则意味着过分保守、过分信任、不擅长交往,过于胆小,也会出现适应问题。
第二节 品行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生理心理模型
神经系统有两个不同的神经解剖区域和神经传递通路。
BAS系统:行为激活系统,主要是对奖赏的信号作出积极的反应,追求快乐。赌徒型,让他们玩一个游戏,先赢后输,他们明知要输,但还是要坚持玩下去。
BIS系统:行为抑制系统,主要对恐惧的或惩罚的信号作出反应。产生焦虑,抑制正在进行的行为。
两个系统的平衡决定了行为。反社会类型的人是德激活系统力量过强,抑制系统不活跃。在奖励的环境条件下任务完成的更好,恐惧症的人则是抑制系统过于活跃,而激活系统力量 过于弱小。在惩罚的条件下任务完成的更好。刹车与踩油门的力量。
二、认知因素
1、将中性刺激理解为敌意或不公正。
2、责备别人,外部归因。缺少自责。
3、很少使用语言沟通,人身攻击与动作沟通为主要方式。
三、家庭影响
1、父母的暴力与模仿
2、父母教育方式的不一致
3、父母对攻击行为缺少惩罚,对于惩罚儿童有犯罪感。
4、亲子依恋:早期的亲子依恋有助于儿童内化父母的道德标准,形成内在的自我控制力量,即良心。
四、社会环境
电视媒体
报纸宣传
成年人的行为素养
社会风气
社会的公正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节 品行障碍的治疗
一、行为矫正与教育者培训
家长要学会从成熟与行为方式角度而不是道德角度看问题
家长要学会控制行为的强化与惩罚,而不是说教。
家庭动力系统的改变。
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同时改变。
二、认知行为治疗
1、建立不良的情绪是由不正确的认知引起的关系。
2、对于不公正做出中性的或无害化解释
3、用语言进行自我控制
4、想象灾难化的结果
三对课堂纪律的要求与约束
纪律约束的心理发展阶段:
1、0-6岁:强制阶段。儿童不懂得约束的重要性。强制是主要手段。
2、6-9岁:强化阶段。儿童的主要行为遵守快乐原则,有需要,设定奖励与惩罚物是非常重要的。
3、9-16岁:尊重集体阶段.儿童开始重视集体荣誉,可设定团体强化,以团体行为奖励或惩罚目标。后果共担。同伴强化。
4、16-18岁:服从法律与权威阶段。对于社会权威有认识和需要,所以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道理重要。
5、成年人:民主平等阶段,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行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