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缘型及自恋型人格障碍ppt课件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各论;各论;各论;各论;各论;各论;各论;各论;各论;一. 边缘型人格障碍:;尽管边缘的概念在许多年前就已提出,但真正对这种精神状态详细阐述的是肯伯格(Otto Kernberg)。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利用他的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理论(Ego-psychology—Object relation)的观点,对这些既有神经症症状,也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进行了临床描述,他认为此类病人有如下特点:
(1).非特定的衰弱的自我显现,包括较弱的承受焦虑和冲动控制的能力,偏离的人格发展轨道。
(2).较原始、幼稚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容易用诸如投射式的心理检验。
; (3).特殊的防御方式,包括:分裂(Splitting)、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原始理想化(Primitive Idealization)、否认(denial)、全能感(Omnipotence)、贬值(Devaluation)。
(4).基于分裂基础上内化的病态的客体关系,诸如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自我和客体印象,肯伯格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人从来就没有逾越一种具有母亲特征的人将要抛弃他的恐惧。
肯伯格假设这种母亲形象的破坏和儿童天生的攻击性导致了发展的阻滞。孩子发展了一种随时会被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抛弃的慢性焦虑。同样地,他们没有整合好正性和负性的自体和客体印象。也没有一个内化好的复合的、连续性的客体印象。边缘的个体在好与坏中分裂,他们无能力去整合他们正性和负性的情感。 ;(一).一般的认识:
最早的精神病学文献报道,边缘状态是指患者的行为在正常和疯狂之间。
Krapelin:这种“心理病理状态”是在病理状态和仅仅是古怪人格的边缘。不论怎样说,现代对边缘状态的认识源于精神分析运动。
Freud时代将神经症区分为移情性神经症和自恋性神经症。前者适合分析治疗,后者因缺乏对人的移情关系故不能被分析。
但后来发现一大批的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他们似乎也处于可被分析的边缘。所以称这些为边缘的案例。;边缘:①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
②心理病理与正常之间
;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可见这样的描述:
边缘状态一方面是处于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另一方面是在正常和心理病理之间。
Knight强调这类型病人常常过渡地显现一些神经症的症状。这些神经症的症状表现出一种表面“不再继续恶化”的现象。遮掩一些严重的退行和脆弱的自我功能。比如现实计划维持客体关系,抵制原始的冲动。
最早的“边缘”概念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在文献中可以见到诸如:
隐性精神分裂症;可变的精神分裂症;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前精神分裂症;这样一些混乱的概念直到DSM—Ⅲ试行方案中才将其与边缘状态这个概念区分开。
在DSM—Ⅲ中将边缘性精神分裂症命名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最终在DSM--IV中将边缘型人格障碍单独列出的是两位著名的人物:Kernberg(肯伯格)和Millon。他们都认为这是种严重的人格组织障碍。
Kernberg坚持传统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理是在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
Millon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属于最严重的人格障碍的范畴。 ;(二)、诊断标准:
一种弥散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情感反应。开始于成年前期的显著的冲动行为并延续至今,且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⑴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遗弃。
⑵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且具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之间摇摆的特征。
⑶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⑷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比如:乱花费、性乱、药物滥用、暴食、飞车等) ;⑸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恐吓或自残行为。
⑹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情感不稳定。(如:激烈的持续的烦躁不安、易怒或常常持续数小时甚或几天的焦虑。)
⑺慢性的虚无情感。
⑻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例如:时常发脾气、持续的愤怒、经常的肉体攻击。)
⑼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裂症状。(dissociative );(三)、主要的病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当普遍。在被诊断了的人格障碍中占1∕3或1∕3强。这种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不明确的。
在病因学方面,边缘型人格障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观念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心理发育的阻滞。至今为止,最大量的在病因学上的理论建树和治疗方法是基于精神分析师们的临床对这类病人的观察和治疗经验。因而目前,在国内外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界,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pptx
- T∕COSOCC 014-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经营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技术规范.pdf VIP
-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2547B-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全电路欧姆定律.ppt VIP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鸿门宴.doc VIP
- 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幕墙工程完整的清单报价.xls VIP
- 专题4平行线中的翻折求角度问题及角度之间的关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版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