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9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引言分析
1.这一时期从90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368年元朝的灭亡。
①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
②这一时期除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外,主要的政权有:
A.汉族建立的北宋和南宋,
B.契丹族建立的辽,
C.女真族建立的金
D.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③随后出现了元朝大一统。
④这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2.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的政治特点:
①欧洲正处于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②亚洲各主要国家发展不同,总体上仍领先于欧洲。
3.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民族战争虽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②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过程;
③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达到再度大一统;
④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⑤文化成就突出,继续领先于世界各国。
高考范围
5.五代、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①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②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
③王安石变法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②宋辽的和战
③西夏的建立
④宋夏的和战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①金的建立
②辽和北宋的灭亡
③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①蒙古的兴起
②成吉思汗的政权建立和征战
③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③元朝的灭亡
(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
②理学
③教育
④文学
近五年高考试题
(一)全国卷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7. 宋太祖从地方军从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38.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米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河北椎盐》
回答:
①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6分)
②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4分)
38. 答案要点:(10分)
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3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3分)
②不全面。(1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3分)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5.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今天的 D
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4.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15分)
34.变化: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明清时期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4分)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官府提倡,推广种植。(7分)
影响: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4分)
(二)上海卷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市历史试题
7.下列变法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