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学人类乳头瘤病毒ppt课件
                    人类乳头瘤病毒
小组成员:范建欣、李强、臧琪
人类乳头瘤病毒
    病毒结构
    发病机理
    病症类型
    防治与年龄分布
病毒简介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papovavirida)乳头瘤病毒属。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HPV感染表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乳头瘤 ”。
    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人体皮肤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上HPV的唯一宿主,尚未在体外培养成功。
病毒结构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为乳多
  空病毒科A属成员,属DNA病毒。
病毒颗粒由直径50-55nm无被膜的
正20面体构成的病毒壳体和具有
7900碱基对的环状双链DNA组成。
  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类型很多,
目前有60多种亚型。
  尚未在体外培养成功,只有借助
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人体皮肤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上
的唯一宿主。
病毒基因组
   
    HPV基因组是一闭环双股DNA,分子量5×106道尔顿。按功能可分为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和非编码区(NCR)三个区域。E区分为E1~E7开放阅读框架,主要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L区分L1和L2,分别编码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NCR是
  E区与L区间-6.4~1.0bp的DNA片段,可负责转录
  和复制的调控。
  发病机理
    HPV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 。HPV能引起人类皮肤和粘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或疣,某些型别感染还具潜在的致癌性。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潜伏在基底角朊细胞间,在表皮细胞层复制,HPV侵入细胞核,引起细胞迅速分裂,同时伴随病毒颗粒的繁殖与播散,形成特征性的乳头瘤。晚期基因表达结构多肽,即出现结构蛋白装配颗粒,病毒主要集中在颗粒层中的细胞核内,在表皮的颗粒层
出现凹空细胞增多,组织学上正常的上皮细胞也有HPV,治疗后残余的DNA常可导致疾病的复发。
    HPV在皮肤上引起疣赘、在咽部、肛周、生殖器粘膜上形成增殖性病变,其病毒型为小型DNA病毒。感染HPV发生病变多数属于良性,能自行消退,但也有恶化病例。
病症类型
    病毒侵入人体后,停留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粘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
    临床常见的有:寻常疣俗称刺瘊,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手部最常见;跖疣,生长在胼胝下面,行走易引起疼痛;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臂、膝、为多发性;尖性湿疣好发于温暖潮湿部位,以生殖器湿疣发病率最高,传染性强,在性传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
传染性强,在性传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且有恶性变的报道。近年研究资料证明HPV与宫颈癌、喉癌、舌癌等发生有关。
    如HPV16,18,33等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用核酸杂交方法检出癌组织中HPVDNA阳性率60%以上。
微生物学诊断 
       疣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对不能确诊的病例,可选下列各种方法辅助诊断:
 (一)染色镜检 
(二)检测HPVDNA 
(三)血清学试验 
 防治与年龄分布
   目前尚无特异预防方法,可根据HPV传染方式,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小的皮肤疣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一般无需处理。尖性湿疣病损范围大,可施行手术,但常规外科切除有较高复发率。一些物理疗法如电烙术、激光治疗、液氮冷冻疗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干扰素治生殖器HPV感染,结合上述一些辅助疗法,认为有广阔前景。 
    HPV感染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习惯。许多研究发现性活跃的年轻妇女HPV感染率最高,高峰年龄在18-28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但大部分资料报道均未区分高危和低危型别。大多数HPV感染可在短期内消失,机体通过自身免疫系统使病毒逐渐清除,尤其是低危型别HPV更容易被机体清除,大约持续18个月左右,因而低危型别HPV感染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但对于高危型别HPV感染,许多研究报道其感染的高峰年龄是20-30岁,此阶段感染为暂时性,感染率较高,可达到25-30%,此后,感染率逐渐下降,35岁后5-10%为高危HPV持续感染状态。对于HPV感染的阳性率在40岁之后是否开始上升或下降还存在一些争议,尚需更详细的资料加以验证。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