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ppt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ppt ppt课件

5、(08上海综合)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A.查阅历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 C.咨询专家学者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 * 1、(09年北京文综) 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9年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C C * 4、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有利于迅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应对突发事件 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是专制统治产生的根源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3、(09海南)“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C * 5.(2009广东历史卷,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A C 6、(09山东卷)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7、(09广东卷)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主掌决策权,隋朝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7、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 8、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 9、东汉末年,规定刺史可拥有地方行政权和兵权。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引发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B、缓和了宦官外戚之祸 C、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10、“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C、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 B、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㈡ 发展演变: 2、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制 内容 中书 门下 尚书 关系及作用 分工合作,牵制监督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决策) (审议) (执行) 地方 州县两级 道、州、县三级 藩镇制度 (隋) (唐) *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㈡ 发展演变: 3、宋 地方 中央 设立二府 中书门下 枢密院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相权 杯酒释兵权 设“三衙”,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 收精兵 (强干弱枝) 削实权 文臣任知州, 通判监督 制钱谷 (消除割据物质基础) 路、州、县三级制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财权) ( 行政权) *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㈡ 发展演变: 4、元 中书省 中央 地方:行省制 (下设路府或州县) 枢密院 宣政院 (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 (最高军事机构) (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㈢ 发展演变 5、明朝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制度的创立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 (胡惟庸案 1380) (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明太祖 (设立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 (确立内阁制度) 明仁宗始 (权力渐重) 要区分“票拟”与“批红” *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㈢ 发展演变 6、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的设置 军机处设置 (清初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