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1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 无症状期后开始直至发展成为典型的艾滋病之间的一段时间。 此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前综合征等。 此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 全身症状:约50%的患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厌食、腹泻、头疼、抑郁焦虑、精神紊乱等常持续数月。 轻微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牙龈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皮肤真菌感染、毛囊炎。 淋巴结肿大: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对称发生,触之质韧,活动无压痛。 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 艾滋病期 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以下特点: (1)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2)恶性肿瘤 (3)其它 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等 各种严重的机会感染 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且往往最初的临床表现。主要病原体有 卡氏肺囊虫、弓形体、隐孢子虫、念珠菌、组织胞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最为常见,起病缓慢,以发热乏力、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而肺部体征不明显。血气分析常有低氧血症。诊断可作痰液检查及经支气管镜活检或肺泡灌洗。 其它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常呈多系统、播散性、进行性和复发性炎症,可引起肺炎、食管炎、肠炎、皮肤损害、脑炎、颅神经炎甚至全身性感染等,并常有多种感染及肿瘤同时存在,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生殖器疱疹 唇疱疹 齿龈炎 化脓性炎 皮肤感染 脂溢性皮炎 顽固性甲癣 病毒性坏疽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⒈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 KS 它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各个阶段。 侵犯部位有:皮肤、粘膜、内脏(肺、胃肠道)和淋巴 结。 侵犯皮肤时,初期皮肤呈单个或多个浅紫粉红色结节,随后结节颜色逐渐加深、增大,可融合成片状,表面可有溃疡。 2.非何杰金淋巴瘤 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有关 它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骨髓、胃肠道、淋巴结。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该病的预后较差,化疗后常复发。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管理,工地以内的所有文明标准化用工材料转运,局部工程或主体完工后的周转材料应将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病毒感染 五、艾滋病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学习目标 艾滋病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措施。 艾滋病概念、流行病学、临床分期、辅助检查、处理要点 艾滋病健康指导 艾滋病的发病概况、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 掌握 理解 了解 概述 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感染和肿瘤。 病原学 HIV为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有HIV-1和HIV-2两型 包膜部分: 外膜蛋白gp120,透膜蛋白gp41 核心部分:单链RNA,逆转录酶, 结构蛋白(p24核心蛋白、p18基质蛋白) HIV嗜CD4分子,淋巴细胞及神经细胞 HIV抵抗力弱:0.2%次氯酸钠、25%酒精灭活 抗体无免疫保护作用 艾滋病毒颗粒 HIV(蓝色)攻击T细胞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和HIV携带者,后者尤甚、灵长类动物SIV。 HIV存在于血、生殖道分泌液、唾液、乳汁、眼泪等 传播途径:性接触、注射、暴露于血液或血制品、母婴、其他。 非洲黑猩猩 流行病学 高危人群: 同性恋,性伴侣多,红灯区sex工作者 ,静脉药瘾者。 血友病病人,HIV阳性母亲的婴儿。 主要为处于18-50岁性活跃期的青壮年。 历史回顾 1981年 在美国纽约发现首例 1983年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现相关病毒 1986年 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985年 我国发现一例AIDS,他是美籍阿 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同期发现四位我国浙江省居民感染HIV,他们都是血友病患者,接受了进口的血液制品—第八因子。 流行情况 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目前全球HIV/AIDS病人4,600万例; 非洲 亚洲美洲欧洲 中国大陆HIV/AIDS病例全球排名14位,在亚洲仅次于印度。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