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脑瘫运动疗法ppt课件
目录 什么叫小儿脑瘫 什么是运动疗法 不同类型脑瘫的运动疗法 脑瘫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家庭简易运动疗法手技(一)什么叫小儿脑瘫一 小儿脑瘫最新定义 依据2006版国际脑瘫定义的原则,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于2014年4月通过了我国脑性瘫痪定义: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运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小儿脑瘫的常见病因1 家族因素。家属或直系亲属有先天遗传病,如变性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家族性先天畸形、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等。2 母体因素(产前因素)。高龄妊娠、习惯性流产、多胎、糖尿病合并妊娠、巨大儿、妊娠前三个月时病毒感染(如TORCH)、X照射、吸烟、酗酒、长期服药等。 3 分分娩因素(产时因素)。产程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机能不良、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妊高症、糖尿病、双胎、多胎、剖腹产、臀位、高位中位产钳助产术分娩造成颅脑损伤、难产发生脑组织出血、重症窒息继发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 新生儿因素。极低体重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惊厥、重症黄疸、呼吸暂停、青紫发作、畸形、产伤、颅内感染、低血糖、中枢神经损伤等。三 小儿脑瘫的运动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四 小儿脑瘫的临床分型1痉挛型四肢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2痉挛型双瘫: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3 痉挛型偏瘫: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表现在一侧肢体。4 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该型最明显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某种动作时常夹杂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的晃动,难以自我控制。该型肌张力可高可低,可随年龄改变。腱反射正常、锥体外系征TLR(+)、ATNR(+)。静止时肌张力低下,随意运动时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奇特,挤眉弄眼,颈部不稳定,构音与发育障碍,流涎、摄食困难,婴儿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5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较远,步态瞒珊,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站立时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宽、醉汉步态、身体僵硬。肌张力可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闭目难立征(+)、指鼻试验(+)、腱反射正常。6混合型:具有两型以上以上特点。(二)什么是运动疗法 应用力、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因素来治疗患者的方法称为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称为运动疗法。另一类是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称物理因子疗法。 运动疗法指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采用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通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运动疗法主要有如下方法:1 关节松动术2 中医推拿部分手法3 生物力学疗法(包括渐增阻力训练法、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法、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疗法、生态矫正训练法等)4 神经发育学疗法( Baboth疗法、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Vjota技术以及Rood技术等)5其他运动疗法(上田法、Phelps技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等)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灵活应用(三)不同类型脑瘫的运动疗法一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的运动疗法治疗要点:轻中度四肢瘫1 自发的进行躯干的抗重力伸展活动,诱发上下肢的伸展模式。2 缓解痉挛,增加稳定性。3 激发从早期立位的体重负荷和抗重力位的伸展活动,增强促通髋关节伸展的肌力。重度四肢瘫1 抑制痉挛性缓解肌紧张使其体验各种活动。2 维持头部躯干的可动性,拉长因痉挛而缩短的躯干。3 诱发自主的活动,某种程度上允许异常模式的出现。4 促通坐位。二 痉挛型双瘫的运动疗法治疗要点:1 抑制下肢异常运动模式,避免用力做腹爬运动。2 获得骨盆运动性、中间性的稳定。3 学习足底接触地面时,左右对称支持体重。4 促通坐位平衡、立位平衡。5 仰卧位,提高腹部肌群的力量,使缩短的肌肉伸展,增加正常的关节活动,活动正常的抗重力屈肌:包括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