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骨折处理ppt课件
乙方有义务提供相应的执业资格证、执业印章等配合甲方工程招投标、承担的工程项目报建及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类手续办理。 小儿骨折的处理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小儿创伤急救中心 小儿骨科治疗中心 林立 徐振 丁盛 朱诚 龚晟 王松克 2006-5-19 重点: 仿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 儿童复合伤与骨盆骨折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克氏针固定及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疗儿童骨折微创技术。 近年来由于成人骨盆骨折治疗的进展,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也已经用于儿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骨骼的损伤在儿童中是常见的,Landin回顾了超过8000例儿童骨折后,估计超过40%的男孩和25%的女孩在16岁之前有过骨折的病史。 男孩女孩,青春期男性更为多见。18个月 的儿童骨折较为少见,多由于产伤或虐待所致。 5个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前臂远端的骨折在儿童中最常见,约占12946例中的25%,其次是颈部,占8%以上。 一、儿童骨折的特点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其独有的特性影响其治疗。这些特性包括对应力有较强的弹性,肥厚的骨膜,很强的塑形能力,愈合时间短及骨骺的存在等。 (一)骨折愈合快 年龄越小愈合越快,股骨干骨折产伤可在12天内愈合,2~3岁则3周内愈合,8~10岁6周愈合,12岁以下骨折对位并非十分重要,轻度重叠移位可自行矫正。 (二)可塑性强 最常见是前臂,尤其是尺骨。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儿童前臂骨折后成角20°或4岁,有明显的畸形或旋前旋后受限,前臂的可塑性变形将降低。 (三)再塑形和过度生长 最常见是股骨干骨折,有意识地将断端重叠移位2cm,已被广泛接受。但最新研究对这种假设产生了怀疑,股骨干骨折手术复位也没有明显的过度生长,可能存在未知因素。7~13岁股骨干过度生长为1cm,幼儿可达2cm。下肢骨端重叠1.5cm可接受且理想。 (四)骨骺滑脱 骨骺滑脱多见,韧带断裂少见。成人则是韧带断裂或关节脱位。 二、儿童骨折的特殊类型 (一)青枝骨折 (二)隆凸状骨折 (三)弯曲型骨折 (四)产伤骨折 (五)虐待骨折 (六)病理性骨折 三、骨骺损伤 (一)骺板损伤分类 Ⅰ型 单纯骨骺分离。婴幼儿占15.9%。 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最常见。 Ⅳ型 骨骺干骺端骨折,属关节内骨折。 Ⅴ型 骺板挤压损伤,不常见但很严重。 Ⅲ型 骨骺骨折,属关节内骨折。 (二)骺板损伤的治疗 治疗原则与其他创伤性损伤一样。Ⅰ型、Ⅱ型损伤7 ~10天后的任何错位都可接受,并认为后期施行截骨术矫正畸形要比骨折当时冒着损伤骺板的危险去做要好得多。移位的Ⅲ型和Ⅳ型骺板损伤,尽管伤后的时间较长,也都必须要复位。骺板骨折复位后,应用克氏针、其他内固定物和石膏等来维持整复后的位置。 (三)骺板损伤的并发症 几乎所有的骺板骨折都有可能并发骨不连、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或骨坏死,即使处理得很好,也是不可避免的。 骺板骨折的独特并发症是生长紊乱。通常指骨桥,分周围型(A)和中央型(B型、C型)。 骨桥完全切除后最常用充填材料是脂肪,其他如硅胶等。 骨桥切除后的结果难以预料,约40%的病例有明显的重新生长,骨桥若超过50%的骺板,手术结果不理想。 四、开放性骨折与多发伤的处理 (一)开放性骨折 虽然开放性骨折的发生机制成人与儿童有不同之处,但处理是相同的,需要五个完全、彻底、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始于急诊室,需要完全、彻底的检查,排除任何可危及生命的损伤。 及时静脉滴入抗生素是降低感染率最重要的因素。及时免疫接种(TAT)。 生命体征平稳并做出伤情评估(创伤评分)后,应急诊行清创术,用5 ~10L的生理盐水冲洗。 彻底清创后应固定骨折,儿童常用经皮穿针固定骨折端,严重者同时作内、外固定。 是否二次清创尚有争论。 如一期或延期无法直接闭合伤口时,采用移植皮肤或软组织来闭合伤口。 (二)多发性损伤 多发性损伤儿童的评估和复苏开始于创伤的ABC(气道、呼吸、循环),应在假设有颈椎损伤的情况下做气道的处理。 建立充分的气道后,应注意监测呼吸和循环。 危及儿童生命的出血通常是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结果,因儿童较成人更难以维持骨盆和四肢的血液丧失。血容量按每公斤80ml估计,体重=(年龄× 2)+8。 钝性创伤是导致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性损伤的儿童80%以上伴有头部损伤,内脏损伤也比成人更常见。 初诊病历采集应完成现病史,包括药敏史、当前用药情况、有意义的既往史,受伤的细节和处理的日期。拍照胸部、颈椎和骨盆的X线片,其他检查(头部和胸部CT,四肢及胸椎的X片)。对于任何有疼痛、肿胀、淤斑和擦伤的肢体都应拍照正侧位平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