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提纲 1.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三步走”战略 (2)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 (3)总体小康的地位 (4)总体小康的不足 (5)全面小康的目标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总体小康的实现 时间:至20世纪末 表现: ①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总体小康实现的地位: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贫富差距 城乡差距 教育问题 我们也想上学 环境破坏 重大灾害 以上图片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存在哪些不足? 目前的小康基本处于生存型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这些不足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 (4)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 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我国经济总量虽已稳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的——就是小康还是以生存性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偏重于物质消费而忽视其他…… 发展很不平衡的——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5)全面小康的目标 P86正文第二段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低标准,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 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得到较大发展,体现共同富裕原则惠及十几亿人口 标 准 生活质量 社会发展状态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哪几个方面?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体现: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第二,就业更加充分。 第三,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第四,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 3.建设生态文明 提问:全面建设小康,是不是就是全国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 看书最后一段,划书讲解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