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信 客
10 *信 客
1.理解并识记文章中的生字词。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积累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4.培养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质。
重点: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展示图片)图片中的人是谁?他从事什么工作?
他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他从事的是信使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再用笔和纸来写信了,改为发电子邮件,甚至实时地通过QQ或MSN等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你可能想象不到,在过去,邮局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件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余秋雨笔下的《信客》,一方面,能够了解过去的信息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这是一篇以诚信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受到诚信的教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xī xū) 诘问(jié) 伎俩(jì liǎng)
嫉妒(jí) 噩耗(è) 猝然(cù)
huì(晦)气 bá(跋)涉 颠pèi(沛)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找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 接济 噩耗 低媚顺眼( )
B.唏嘘 希罕 呵斥 风尘苦旅( )
C.诘问 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D.焦灼 吊唁 鸡零狗粹 长途跋涉( )
答案:A.媚—眉 B.希—稀 C.了—潦
D.粹—碎
3.你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吗?
提示:信客:从业缘起——信客生涯(做信客、不做信客)——转行之后
答案:略。(复述中注意情节的完整)
4.你能为信客写一份档案吗?
信客档案
身体状况
收入情况
工作内容
(即主要做
什么工作)
最痛苦的事
最敬重的人
座右铭
答案:身体状况:老犯胃病和风湿病
收入情况:收入微薄
工作内容:①发散、接收信物。
②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报死讯,收拾并送遗物。③代读代写书信。
最痛苦的事:被怀疑和诬陷
最敬重的人:老信客
座右铭: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探究一 文章写了几个信客?重点写哪个信客?
答案:老信客和年轻信客。重点写年轻信客。
探究二 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答案:(1)写老信客为下文写年轻信客作铺垫。
(2)老信客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诫年轻信客,要讲究诚信,要能忍受坚辛。
探究三 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两个事迹?
答案: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
探究四 通过文章所写内容,你认为信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案: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等。
本文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以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文章文笔轻灵飘逸,行文流畅,是难得的美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1.你是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
答案:(1)这些眼神中透露出旧中国农民对本乡外出谋生者是否有“出息”的评价。(2)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农村的乡民们试图从信客带回的物品中对遥远的城市有些了解。
2.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寓意丰富,感情深沉,试进行品析。
答案:繁华多变的都市生活冲击着居住在落后农村的乡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信客对这一切感受最为迅速,最为真切,也最为深刻。作者在句中流露出了对旧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与农民生活贫穷的慨叹和对信客沟通乡村与城市,深察世故人情的赞美。
3.选词填空,把信客的墓志铭补充完整。
二三十年信客生涯,( ),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工作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为人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 ),立此墓碑,永作纪念。
备选词语:a.众口传颂 b.桃李芬芳 c.风尘苦旅 d.艰辛备尝 e.任劳任怨
答案:c d e b a
【走近作者】
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主要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