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交通的变迁-怀化一中.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化交通的变迁-怀化一中

PAGE PAGE 11 怀化市一中校本教材 怀 化 交 通 的 变 迁 主 编:曾曙光 汪 洋 怀化市一中教研室、历史学科组编写 目 录 前言…………………………………………………………………………………………2 第一章 怀化水上交通的变迁……………………………………………………………3 第二章 怀化公路交通的变迁…………………………………………………………3~9 第三章 怀化铁路交通的变迁……………………………………………………………10 第四章 怀化航运的变迁……………………………………………………………10~11 前 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在湘西的大山里,有一个叫榆树湾的小镇。人口不过3000,镇上只有唯一的一条小石板路。 一切的改变,始于1970年8月。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亲自审批,定下了枝柳湘黔两线在当时黔阳地区的榆树湾镇交汇的方案。1970年8月25日,湖南省湘黔、枝柳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华国锋下达全省总动员令,号召全省各界,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加入到铁路的建设中。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支援铁路建设的高潮。短短一个月内,100万湖南人被动员起来。1972年湘黔铁路通车,在怀化火车站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通车典礼。从此,中国的版图上,怀化,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悄然崛起。从火车站沿线拓展开去,怀化城市开始了裂变。 此时的怀化城区,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不过两公里。依旧是“没有一条好路走,雨天变成黄泥坡”的榆树湾。当枝柳铁路建设进入尾声,时间已经到了1977年。此时怀化的人口已经急剧扩张到7万多人。 1977年底,当时的黔阳地区提出了设立怀化市的构想,1979年4月,国务院下文批准成立县级怀化市。1981年,黔阳地区更名为怀化地区。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怀化县,并入怀化市,地直机关全部由安江迁至怀化,城区人口达到8万人,城市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也日趋明晰、规范。 怀化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只不过才3000多人口的一个小镇榆树湾镇,到80年代城区人口才8万左右,城市面积才10平方公里,从上个世纪的1983年区区才8万人口,却发展到了现在的城区人口达到了50多万,城市面积也达到了60多平方公里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中等城市,已经是不容易了!但是我们怀化有许多基础还是挺落后的,在城市建设方面还要多向省会长沙及常德、衡阳、岳阳等其他兄弟城市学习!如今: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位于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的中心地带,面积2.76万平方公里,辖13个县(市、区),人口506万。城区建成面积近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多万。 怀化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这里自古就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交流的战略要地和东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湘黔、焦柳、渝怀三条铁路交汇于市区,怀化货运站是全国重要的编组站之一,沪昆高速铁路、渝怀复线、怀邵衡三条铁路正在筹建之中,铁路枢纽地位日益突出;209、320、319三条车道纵横境内,沪昆、杭瑞高速公路怀化段已建成通车,包茂高速公路怀化段已开工建设,娄怀高速公路已动工;市内的芷江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和长沙的航线,并将致力打造成为湖南省第二大民用航空港;以沅江为主体的水运体系通江达海,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福(州)成(都)和呼(和浩特)北(海)两条国家级通讯光缆在市区交汇。优越的区位,发达的交通,便捷的通讯,使怀化正扮演着承东启西的独特角色,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 60年弹指一挥,60年风雨兼程,60年励精图治,60年腾飞巨变。60年间,怀化交通发生着惊人的切换;60年间,怀化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行先驱;60年间,一座座涉水跨沟的桥梁、一个个穿山越岭的隧道、一条条通城达市的公路、航线建成开通,写就了五溪大地波澜壮阔的交通发展华章。 水路:曾经的辉煌   “出门靠摇橹,上街要摆渡。”这是一句非常流行于当时的顺口溜。新中国成立之初,摆渡船、机耕路就是当时全部的交通设施。“那时的交通实在很不方便,公路只有209、319、320国道、223、308省道等寥寥几条,而且路面很窄,路况很差,老百姓出门办事要么步行,要么靠摇橹摆渡,从洪江乘船到沅陵,需要花费十几个小时,出行效率很低。”一位老交通人这样说。   怀化水路交通历史悠久,全市有天然河流115条4554 公里,能通航的河流15条,航道21条1223公里,占全省航道总里程11968公里的10.2%。湖南五大水系之一的沅水由西南向东北纵贯全市7个县市,境内全长393公里,汇纳有渠、巫、舞、溆、辰、酉六大支流,连接湘、黔、渝、鄂4省市少数民族地区,水运地位甚为重要,孕育两岸淳朴百姓,形成了灿烂的“五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