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 (新版)沪科版.docVIP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 (新版)沪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 (新版)沪科版

PAGE PAGE 7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如图6-K-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当它们接触时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图6-K-1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掩耳盗铃》(如图6-K-2所示)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于故事中反映的有关声音的知识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下列是一些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这些观点中正确的是eq \a\vs4\al(链接例1易错警示)(  ) 图6-K-2 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停止传播 D.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体还在振动 3.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eq \a\vs4\al(链接例3方法指导)(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 4.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5.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呼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使呼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6.小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击打铁管,小钢先后听到两次响声,由表可知eq \a\vs4\al(链接例3方法指导)(  )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15 ℃ 340 海水(25 ℃ 1 531 空气(25 ℃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 1497 铁(棒) 5200 A.先听到的是由空气传来的响声 B.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响声 C.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得快 D.一个是原声,另一个回声 7.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6-K-3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图6-K-3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 8.2017·哈尔滨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处。 9.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铃由于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发生________而发声的;二胡、古筝、古琴等弦乐器一般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唢呐、喇叭、笛子等管乐器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 10.如图6-K-4所示,在“探究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图6-K-4 1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帮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天宫二号”上,我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跳舞,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隔墙有耳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 13.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约8 s后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m 14.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5.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张华同学担任100 m赛跑的计时员。为了使比赛结果计时较精确,张华应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