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郭朝全.docVIP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郭朝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郭朝全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教材简析: 这首古诗是送别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并使得这次送别成为千古佳话。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咀嚼和体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与意象,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内容,想画入情是重点。 2、如何让学生“想画入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找寻古代关于送别诗的相关内容、关于送别的词语、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古诗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流程: 一、预学 1、课前诵读:全班齐诵送别类的古诗: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情境导入:同学们, 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特别是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种种原因,人们是喜欢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生命安危都很难预料。所以,以送行饯别表达深情厚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行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读过“又送王孙去,”——生:萋萋满别情。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生:不及汪伦送我情。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读过“莫愁前路无知己,”——生:天下谁人不识君。读过“洛阳亲友如相问,”——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还读过“海内存知己,”——生:天涯若比邻。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3、前置性学习: ①朗读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自主识记生字。 ②初步感知诗意。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再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③想象诗的画面,或者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画下来自己配上文字。 ④搜集本首古诗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 1、对学完成前置性学习1和4的内容,相互交流,相互完善补充; 2、群学完成前置性学习2和3的内容,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交流,相互补充完善。 (二)展示点拨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伤心、难过、惆怅、依依不舍、痛苦、忧愁) 小组上台重点展示: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再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想象诗的画面,或者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画下来自己配上文字。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汇报并相机出示第一、二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老师点拨: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读读王维的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说。 (清新 生机勃勃 清爽 明丽 欣欣向荣) 师:这就是景语。 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1、创设情境导读。 让我们走入景中,去感受渭城的美。 师:我们看到了春回大地,柳枝吐绿的盎然生机——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看到了春雨润轻尘的清新,闻到了雨后空气的芳香——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看到了春雨绵绵,道路湿润洁净,客舍青青,柳条嫩绿的清爽——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渭城的景色美吗?这么美的景色正适合王维和好友愉快地游玩哪,可王维无心流连这良辰美景,因为他心中装着一个“别”字。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王维的离别情怀吗? 3、学生齐读一二句。老师过渡:细雨如丝柳色青,离别情深意更浓。诗中有两句直接写离别之情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了王维浓烈的离别情了吗? 预设: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儿感受到的?王维为什么会这么依依不舍呢?因为这次离别可不是一般意义的离别。老师引导了解安西的荒凉。出示唐朝疆域图。体会路途艰险。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