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
崇明县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由来
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然而,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和文化消费。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青少年群体对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民俗节日及其蕴涵的内在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队员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自《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我校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拟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让我们的队员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使节日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开展重大节日的亲子实践活动,加强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来引导、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课题实施过程
(一)构建并形成学校层面的分年级重点的教育活动系列:
我们在设计传统节日教育内容时,通过队员身边大量的可感知的、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事物,如:富有特色的节日环境、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让队员直接去体验、去感受,思辨,进而使之内化为道德情感,外显为队员的道德行为。为此我们根据不同年级队员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认真构建并形成学校层面的分年级重点的教育活动系列,从而形成德育内容的序列化和层次性。
★校级层面:
由于春节、元宵节大多在寒假中度过。因此,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全体学生在家庭、社区开展“迎新春、庆元宵”系列主题活动。
春节主要以勤劳节俭祥和为教育主题,通过开展“合理使用压岁钱、尽我所能助他人”活动、“我向长辈拜个喜年”活动,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感受和谐,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元宵节主要以团圆美好亲情为教育主题,通过开展“鸿雁我书传真情 明月千里共婵娟”给家人或者远方的朋友写书信活动。让学生在 “红红火火挂灯笼”、“开开心心猜灯谜”、“热热闹闹赏春联”、“痛痛快快踩高跷”、“甜甜蜜蜜吃汤圆”的体验活动中感悟协作、共处、团圆、亲情、美好、幸福。
★分年级系列活动
六年级——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通过组织开展“磨砺坚强意志 继承优良传统”远足扫墓活动,“与父母去祭祖”中懂得怀念和感恩。
七年级——了解重阳节的由来,通过开展“赏菊画秋菊、配画吟古诗、赠画慰老人”主题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我为祖辈做件事”亲子活动中学习关爱,到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懂得敬老孝道与责任。
八年级——了解端午节由来,通过开展“吃粽子、话屈原”主题班队会,懂得爱国与气节,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崇尚科学和珍视气节。
九年级——了解中秋节的由来,通过“吟、诵、唱、讲、演——家庭亲子才艺”活动,感受和传承思念、团圆、亲情的中秋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亲情。
(二)以整合多种资源为策略 拓展学校传统节日教育的时空领域
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及其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精神文脉、优秀的伦理道德,在一年又一年具体生动的节日活动中,自然传承着。虽然它并不一定存在于有形的教科书里、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但已经渗透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社会生活的细节里。所以传统节日教育的主要资源其实不是单在校园里,更多的在社区和家庭。这就启发我们必须以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课内、课外多种资源为策略,用心设计、有效整合,精心落实,多途径、多形式为队员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队员浸润于民族节日的丰富文化中,理解感悟民族节日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发挥学科优势 有机渗透 指导探究
(1)挖掘教材内涵 有机渗透节日教育
我们充分发挥语文等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让队员在节日氛围中学习相关诗词,在赏心悦目诵读中体验我国民俗节日文化的经久魅力。如语文学科的欧阳老师,在教授《花脸》一课时,在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
- 室外电气管线技术交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管道工程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填充改性讲义.ppt
-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 第04册 平台结构设计完整版.doc VIP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的故事1《质量单位的认识》(课件).pptx
-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v2.0.1.xlsx VIP
- 基于STM32的自动寻路消防小车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