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坪坝区儿童手足口病防控要点 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 敏 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2008年报告4686例,死亡1例;比2007年上升685.0%。 调查处理:聚集疫情12起,暴发疫情6起。 发现EV71病例68例。 流行特征:主城区为主,4岁以下儿童为主,散居儿童为主,发病高峰为5-6月。 全国流行提前 呈持续上升趋势 重庆疫情 沙坪坝区疫情 流行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 传染性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以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为主 经口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 病毒隐性感染明显多于显性感染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 流行特征 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易发生暴发 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实验室确诊病例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测到CVA16 或EV71特异性核酸,或从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 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 聚集性病例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周内,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周内,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周内,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疾病监测 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重症病例,应在“重症患者”处选择“是”;实验室诊断病例,在“实验室结果”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 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预防防控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 早隔离---早治疗 预防控制 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时,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处置。 学校、幼儿园应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按其要求执行防控措施。 社区医疗机构按照“三级防保网”要求配合落实相关指定工作。 早发现 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在哪做? 家长(儿童)+保健教师+班主任+督查员 早上、中午、晚上 测体温+查看手、足、口 家中+园门口+班内+缺课追踪 早报告 发现手足口病例时,立即通知家长,并向区教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发现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区教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地政府办公室报告的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