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南水北调大桥专项施工方案.doc
第一章 编制总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NO.2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一分册。
二、现行有效使用的行业标准、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标准及规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主要包括: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D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三、本投标人拥有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第二节、编制原则
一、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按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施网络控制。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确保工期的实现。
二、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对施工进行科学组织,优化管理。加强施工领导和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严格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严格遵照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和投标报价控制的原则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编制。
2、遵守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或代表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4、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强化精品意识,努力使工程达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色泽一致、表面光洁。
三、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严格遵照、遵守国家、河南省和当地政府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概述
本标段为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长27.2公里,起止桩号K22+873~K50+073,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本标段的施工难点及重点为跨南水北调大桥。
本标段跨南水北调大桥上部结构形式为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梁桥+(75+120+75)米预应力混凝土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位于半径3050m的左偏圆曲线上,桥梁全长426.56m,中心桩号K45+432。
一、主跨(75+120+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该桥主跨以(75+120+75)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越南水北调渠,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形式,单箱底宽7m,两侧悬臂长3.25m,全宽13.5m。箱梁顶面设置单向2%横坡,通过箱梁内外侧腹板高度调节。中支点处箱梁中心梁高6.7m,跨中箱梁中心梁高2.8m,梁高以二次抛物线变化。顶板厚0.28m,悬臂板外缘厚0.18m,根部厚0.8m;腹板厚0.45m~0.70m,底板厚0.28m~0.85m。横隔板分别设在中支点、边支点和中跨跨中处,厚度分别为1.6m、1.9m和0.5m,各横隔板均设置了人孔以便施工。
二、两端引桥3×25m预应力组合箱梁
两端引桥采用3×25m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组合箱梁,梁高1.4m,横向由4片箱梁组成,梁间距3.4m。其施工由预制场预制张拉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安装。
三、主桥预应力结构
主桥箱梁采用纵、横、竖向三向预应力,预应力钢束形式如下:
1、纵向预应力钢束共设置了顶板束(T)、腹板束(W)、中跨底板束(Z)、边跨底板束(B)、合拢段连续束(D)和预备束(P)共六种,均为两端张拉。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σcon=0.75fpk=1395MPa。
2、顶板束T1~T14、T7’~T14’、边跨底板束B1~B8和边跨合拢束D1~D3采用每束15股ΦS15.2钢绞线,单束设计张拉力为290.9t,采用OVM15-1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
3、中跨底板束Z1~Z10、Z3’采用每束19股ΦS15.2钢绞线,单束设计张拉力为368.4t,采用OVM15-19型锚具及配套设备;
4、腹板束W采用每束12 股ΦS15.2钢绞线,单束设计张拉力为232.7t,采用OVW15-12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
5、预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