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作用
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作用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诊断梅毒感染的区别,探讨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到我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病患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研究对象,实验组采取TPPA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而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 在实验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 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6.92%(35/130);在对照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0.00%(26/130)。如果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PPA测定结果的敏感度为93.65%,测定的特异性为97.68%。结论 在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测方面,TPPA检测法的特异性比酶联免疫吸附法好,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性较TPPA检测法高。在临床中应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梅毒的筛选试验,对于筛选阳性的样本,应用TPPA方法去确诊,只要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避免漏检和误诊,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梅毒;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6-142-03
作为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梅毒[1],苍白螺旋体是导致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该螺旋体可侵犯到人体的任何器官,同时使患者各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躯体反应,对人体具有较强的致病性[2]。在自然界,由于梅毒螺旋体仅感染人类,因此,在疾
病的传播过程中,梅毒疾病传播的唯一传染源就是梅毒感染者[3]。梅毒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母婴的垂直传播,而后天性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4]。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梅毒的临床诊断技术也日益完善,本文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到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病患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梅毒感染者的差异性,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到我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病患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60份血液标本,其中有40例已经确诊为梅毒感染者(临床中通过TPPA和RPR结合确诊病例),其余220例感染情况未知,年龄 21~73 岁,平均(34.8±23.7)岁,其中女126例,男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实验组采取TPPA,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TPPA方法:选用梅毒螺旋体(TP)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和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取50μL待测血清和TPPA混合,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与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选用的试剂盒为日本瑞比欧株式会社供给,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检测,利用纯化的梅毒螺旋体的重组蛋白为抗原以包被固相板条,加梅毒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体IgG抗体,利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的梅毒抗体数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特征分析
实验组130例,其中男68例,女62例,平均年龄(35.8±25.1)岁(19~72岁),对照组130例,男66例,女64例,平均年龄(33.4±24.2)岁(19~72岁)。实验组中有19例有既往史,对照组中有20例有既往史。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体人群特征见表1所示。
2.2 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诊断梅毒感染者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在实验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26.92%(35/130);在对照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
3 讨论
梅毒开始时是在包皮内面或冠状沟、包皮系带、阴茎上出现米粒大小的圆形、椭圆形硬结或疹子,大多数为单发,周边坚硬,表面迅速糜烂,溃疡,但无脓或不适感觉[5]。如不及时治愈,有可能在1个月后发生更严重的二期梅毒,体重减轻,全身不适,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溃疡,并可导致机会性肺部感染或多发性出血肿瘤等严重疾病[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_T 3715-2020 技术交易平台服务规范.docx
- T_CI 263-2024 水上装配式钢结构栈桥(平台)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docx VIP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pdf VIP
- 《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pptx VIP
-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建材行业标准.pdf VIP
- 2025军队文职考试考前30分【数学1】.pdf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pptx VIP
- NBSH_T 0162-2021 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 颜色指示剂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