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家具的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家具有别于西方家具的最大特点之一,即采用精巧准确的榫卯结构将家具的各部件紧密组合连接在一起,成为结实牢固的一个整体。西方家具的部件则靠金属构件组合连接。中国榫卯结构的优点为:榫本身即是家具部件的联体,材质一致,榫和家具寿命相同。不会像西方家具那样:金属配件锈蚀氧化,部件极易自然损坏而使家具散架。金属配件与家具材质不同,结合以后,软硬不一,易磨损,易移动,易散架,甚至修缮也很困难。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到明代达到高峰。海外性坚质细的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不断进入中国。使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复杂而巧妙的榫卯结构按照他们的意图制造出来。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钉子,鱼鳔粘合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硬质材料对榫卯要求特别高,这是硬质材料本身的特点所致,它不像其他软木那样有耐受性。硬质木材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硬”字,大凡硬木都坚而脆,无伸缩性。榫卯必须做得松紧得宜、科学合理,如果榫大眼小,装榫时用力过大则易开裂,榫小眼大则易脱落。而软木榫眼,一般榫大眼小,用力装榫,打入眼中,眼不裂而榫则压缩变小不会损坏。标准要求是:硬木榫用锤子轻轻敲打可以装入眼中,即不裂开,也不脱落。再用粘合剂使其紧合永不脱落。胶粘剂古来在硬木家具上即作为加固结合的辅助手段。古代用海里的黄鱼鳔,蒸煮、碾碎、敲打而成,其特点是便于使用也容易回修。如果材料需拆换,只要在火上烘一烘,经过加热即可溶开,拆开调换修理。缺点是容易变质,特点是在雨季易霉变发臭,不卫生且粘度打折。如果用变质的鳔胶粘合榫卯,即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黑线,影响美观。现在发明了专供硬木家具使用的化学粘合剂,其优点是使用方便、粘性强、能耐强、卫生美观,却难以拆开修理。 系统而详细的阐述榫卯结构,需要专门的论著,在此仅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介绍有代表性的榫卯结构数例,抛砖引玉,以供同行探讨。 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由古建筑结构转变而成。从现存的传统家具可以看到三种形式,也可算是发展三步曲吧! 1、出头榫:在较早的明代家具中可见,还保留着做大木梁架的特征。2、明榫:在明 代家具中多见,也称过榫,即眼打穿,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可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和粘合剂的不足。3、暗榫:也称半榫,明代后期及清代初期开始使用,直至近代几乎全用暗榫。其优点是美观,不影响木面木纹的整体效果,缺点是容易产生虚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胶来填塞,影响结合牢度和耐固性。 以上三种形式的榫无疑体现了榫卯结构的发展过程,以下就分别举例介绍: 攒边结角榫: 除了床、架类以外,所有的家具都由框架和面板组成。特别是框类与板组合成椅、台、桌、凳的面子在家具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就象人的面孔一样重要。既要美观又要耐用坚固,也是最容易变形遭损的重要部位,是历代家具制作匠师格外注重的部件。框榫结角与板面的结合形成攒边结角榫,个中的学问特别有意思。木框料四根, 两根长而出榫的 叫“大边”,两较短而凿眼的叫“抹头”,这是长方形家具的面子。传统家具都做明榫,长方形家具大都横向陈列,如长条桌、长条茶几、大供桌之类。大边做榫,短边(抹头)凿眼,结合以后,明榫则在侧面,不影响正面木纹的美观,榫与大边联为一体也很牢固,所以形成“大边”做榫的传统。现在通行做半榫(暗榫)也都以“大边”做榫为准。结角榫分 “单榫”、“双榫”(又称夹榫)、“来往榫”和“保角榫”四种:单榫在“大边”两头在厚度的中间各做一榫,相对的在“抹头”两头的中间各凿与榫规格相同的眼;双榫则做两只榫,榫与榫之间留有相等的空隙,相对的抹头料两头则凿相同的两眼;来往榫是在“大边”与“抹头”料两头分别各做一眼一榫,榫与眼紧靠。中间无空隙,结合后,两榫相交成直角十字形,受力均等且平整,如果做联脚的明式家具,面框来往榫则将腿中间十字锁住,特别牢固耐久,而且不易拆开,需向四个方向拉开才行,比单榫、双榫都先进实用;保角榫则是在单榫的基础上分别在“大边”开榫的尖端开一斜眼,在抹头开眼的尖端留一小榫,这样两料结合其功能又像来往榫。不同的是在同一平面上眼与榫分前后,而来往榫则在同一位置榫与眼分上下。该榫适用于宽面框的结合。使面框经久不易跷变。比较而言,单榫易于制作;双榫结合比单榫咬得紧,牢固平整;来往榫既紧又平整,比较先进;保角榫与来往榫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对的后两种榫操作较难。 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和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有束腰的方桌、条桌、方几、长条几多采用。腿是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成45度斜角,并凿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