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ABG术后24小时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研究
CABG术后24小时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我国冠心病发病持续增多,且趋向年轻化。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意外事件频发,特别是一些名人的猝死,让人们对冠心病的发病趋势表示深深的担忧。应邀到中国出席心脏血运重建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研讨会的澳大利亚著名心脏介入专家、墨尔本大学心脏中心的Ron Dick教授指出,通过澳大利亚与中国冠心病发病及介入诊疗情况的比较,中国的冠心病人增长快速,手术病人量也在持续增加。因此,探讨CABG术后24小时未能拔除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现实需要。
【关键词】 CABG; 气管插管; 气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R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57-02
引言
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称作冠脉搭桥)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整体手术治疗已经相当成熟。CABG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大隐静脉等)在主动脉和病变的冠状动脉间建立旁路(桥),使主动脉内的血液跨过血管狭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狭窄远端,从而恢复心肌血供。术后患者均带气管插管返回ICU,并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及心脏负担,因全麻未清醒,故呼吸机模式为定容型。呼吸机辅助时间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原则是病人病情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后,应及时停用呼吸机。避免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以减少VAP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CABG术后一般4-6小时可拔除气管插管。本次主要研究的是CABG术后24小时后气道的管理,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CABG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措施主要是吸痰前采用医用振动排痰仪,吸痰后予膨肺等诸多的护理方法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最终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全面的治疗,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平均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拔管时血氧分压较对照组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初至2013年7月末经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63例CABG患者。患者CT提示均为双支病变,冠脉狭窄91-95,在术后24小时内均未拔除气管插管。其中,年龄在55-70岁,平均年龄63.0410吸烟史10年以上的男性病人有3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其余33例患者平均年龄60.0804,无吸烟史设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63例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抬高床头30-45度,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的发生。定时测定中心静脉压,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低心排的患者还需要主动脉内囊反博来治疗。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痰液,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要在15秒内完成,同时注意SPO2变化,吸痰前后各给予纯氧1~2分钟,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吸痰时负压吸引维持在40-53KPa,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胸腔内压力变化增大,损伤气道及肺组织。压力过小而导致痰液残留。检查气囊压力,避免因气囊压力过大损伤气管黏膜,一般在18~25cmH2O,过小可导致漏气影响机械通气效果。检查呼吸机管路连接情况,及时清除管路积水以减少呼吸机误触发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根据气道湿化标准调节气道湿化程度,促进痰液的排除。控制输液的速度及液体的输入,预防肺水肿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操作前的解释工作,给予患者安全感,消除恐惧和紧张的心理,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1.2.2 研究性护理:实验组除采用上述常规气道管理外,在每次吸痰前采用医用振动排痰仪为患者振动排痰。医用振动排痰仪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设计,起到排出和移动肺内部支气管等小气到分泌物和代谢废物作用。排痰仪较人工叩击排痰可控制振动的力度,频率,时间,减少皮下出血,减少对心脏的刺激。振动排痰的顺序由下至上,由外向内。频率为35CPS,每侧肺叶30-60秒。使用排痰仪后为患者吸痰。吸痰结束后予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气囊膨肺,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呼吸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挤压气囊时注意频率及与患者呼吸的协调性。氧气流量为5-8L/min。膨肺过程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及心排量的监测,如果患者血压下降明显,心排量数据减小,提示通气过量,应减小挤压的气体量。
2 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低心排1例,发生房颤或房扑2例,发生左心衰3例,六名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