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关联性研究.doc

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关联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关联性研究

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关联性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β)基因区的rs 131758、rs 470117多态位点以及由其组成的单体型与有氧耐力训练前后敏感性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作为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标记的可行性,对102名中国北方汉族青年进行为期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采用活动跑台的逐级递增运动负荷方法测定训练前后“跑节省化”(RE)相关指标;采用卧式蹬车的极限下递增定量负荷运动方式测定训练前后不同负荷状态下(安静时、50 W、100 W、150 W、恢复期)的心脏结构指标;由心脏结构指标获得心脏功能相关指标。采用MALDI-TOF MS方法解析受试者基因组DNA rs 131758、rs 470117多态位点基因型。分析训练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rs 131758位点的AA型与训练后跑节省化时心率(ΔHRRE)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2)rs131758位点的AA型与训练后心脏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ΔPWS指标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3)由rs 131758-rs 470117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T与训练后安静时每搏输出量指数(ΔSVI)、心动周期(ΔT)、心输出量指数(ΔCOI)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说明:rs 131758位点的AA型和由rs131758-rs470117位点组成的AT单体型可以作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对有氧耐力训练敏感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分子标记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3-0125-05   机体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表现在生理机能、解剖结构等相关表型的改变不同[1]。人类有氧运动能力对环境与训练的敏感性或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且越接近于训练的极限,各种生理特征的适应性变化就越依赖于基因特征[2]。研究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经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表型变化特点,筛选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将为实现运动训练个体化,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β(CPT-1β)是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多次跨膜蛋白,表达于骨骼肌和心肌,能催化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基质进行 β氧化,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第一个限速酶,对机体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中,脂肪酸分解供能是工作肌能量的重要来源。高水平耐力运动员肌内依靠脂肪酸分解供能的能力强,有利于运动时节省糖储备。同时,当糖储备耗尽时,能够持续氧化脂肪酸提供运动肌所需能量,对有氧耐力十分有用。因此,CPT-1β基因被认为是一个有氧耐力相关的重要靶基因。本研究从CPT-1β基因区选择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通过研究多态位点与有氧耐力训练前后训练敏感性指标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国武警某部新兵102人,汉族,年龄:(18.82±0.88)岁,身高:(171.67±5.83) cm,体重:(60.27±6.54) kg。籍贯为山东和东北三省。所有士兵入伍前均无长期耐力性活动。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1)训练安排。   有氧耐力训练18周,每周3次5 000 m匀速跑训练。前2周为适应性训练,3~12周采用95%个体无氧阈强度心率±3 次/min;12~20周采用105%个体无氧阈强度心率±3 次/min。Polar表控制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内。参加训练的士兵不再进行额外的耐力训练。   2)指标测定。   训练前后在同一条件下,参照国民体质测量标准的要求,分别采集以下指标:   ⑴“跑节省化”(RE)相关指标:采用活动跑台的逐级递增运动负荷方式,获得12 km/h下的RE相关指标[3]。获得的RE相关指标有:RE状态下的VO2max绝对值(VO2max RE)、RE状态下的VO2max相对值(rVO2max RE)、RE状态下的心率(HRRE)、RE状态下的通气量(VERE)。   (2)动态心脏结构指标:运动方式为卧式蹬车的极限下递增定量负荷运动。以50 W负荷、60 r/min频率起始,每3 min增加负荷50 W,直至150 W蹬满3 min停止,总负荷时间9 min。平卧恢复3 min。分别测定受试者在安静时,运动负荷50、100、150 W时最后30 s和恢复期的最后30 s的左心室结构指标。测量的心脏结构相关指标有:左室舒张末内径(EDD)、左室收缩末内径(ESD)、左室舒张末后壁厚度(PWD)、左室收缩末后壁厚度(PW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