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doc

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上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本院72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各36例。A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行瓣环三维重建并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B组在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手术,比较两组的术后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总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A组的手术总时间较B组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透视时间较B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发生并发症及复发,B组中有2例患者复发。结论: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疗效满意,可减少X线透视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Carto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消融   临床上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研究表明一次性消融成功率可达到95%以上[1]。目前的手术方式多采用普通二维标测结合术中X线透视方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接触者不可避免地造成X线透视损伤[2-4],并且二维图像解剖重叠,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手术操作过程对手术者的要求较高,学习曲线较长。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是新一代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复杂的心律失常[5-7],阵发性室上速采用三维系统治疗方面国内较少报道。本研究应用Carto3三维解剖标测系统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性心律失常,前瞻性观察了72例患者,并与二维组做对比,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5~81岁,平均(46±13)岁,病程5个月~41年,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经严格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电生理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类型如下:房室结双径路42例,左侧旁道20例,右侧旁路道10例(其中1例为希氏束旁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各36例,其中A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12)岁,采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进行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B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15)岁,采用二维操作进行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5~81岁,无其他心血管疾病;(2)无其他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3)无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等;(4)无其他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疾患的患者;(2)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合并有糖尿病、肾病,体质较差的患者;(4)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射频手术过程 本组72例患者术前停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超过5个半衰期,手术医师均需具有电生理临床资质,术前所有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贴电极片。常规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穿刺放置冠状窦标测电极导管,穿刺困难的穿左锁骨下静脉,经股静脉放置希氏束电极,放置右心室标测电极导管,心房和心室程序刺激,确定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机制[8]。A组三维重建心脏三尖瓣环、二尖瓣环,标测心脏关键部位,B组应用消融导管进行射频手术消融。A组显性旁道,在构建瓣环的同时进行标测,标测出心室最早激动点,即旁道的位置。其中隐匿性旁道在心室起搏下进行标测,标测出心房最早激动点(旁道位置),然后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1.3.2 参数的设置 温度保持在55 ℃左右,功率为35 W,射频消融手术成功后,检查5 min/次,持续观察30 min,如果仍能达到消融的终点,则判定消融手术成功。   1.4 评价标准 术后对72例患者进行消融效果评价,(1)旁道判定标准:心室和心房程序刺激未引出旁道前传和逆传;(2)房室结双径路判定标准:心房程序刺激未引出心动过速,未发现心房回波和慢径传导现象[1,8]。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总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6个月复发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比较,A组较B组略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X线透视时间比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