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改革或自我救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股改革或自我救赎   [摘 要]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B股问题越发凸显。相对于管理层长久观望的迟疑态度,B股自2012年起至今,掀起了包括B股转H股、B股转A股、B股回购和B股缩股等多方式自救,但仅仅依靠B股自我救赎,不可能完全解决B股出路问题。无论是决定彻底关闭B股市场或者将B股市场做大做强,必须伴随政策推动的改革创新,双管齐下才是根本性途径,B股的未来不在于放任自流,而是要敢于打破现状,确立清晰的发展方向,改革措施和自我救赎方式才能有的放矢,相得益彰。   [关键词] B股;现状;自我救赎;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capital market developing in China, the problem for B share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lthough the administrators have been hesitating for a long term, B shares have taken many approaches to rescue themselves since 2012, including turning B shares into H shares, turning B shares into A shares, B share buyback, and B share drawing back. However, the self-redemption could not make way for B shares. Whether it is to close the B share market or to make the market grow strong,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is to innovate with proper policy guidance. B shares will see no future without making any effort; the growth should be with clear targets, reform measures and self-redemption methods for a better result.   Key words: B shares, current situation, self-redemption, reform ideas   一、引言   B股自1991年诞生到至今,从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风光无限到如今的鸡肋无人问津,在国内A股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曾经与A股一并寄托重要期望的B股,已然成了历史遗留的包袱,何去何从,令人反思。   二、B股现状及原因探究   B股正式名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这是相对A股人民币普通股票而言的。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沪市以美元、深市以港币认购和买卖的外资股。简单的说,B股就是国内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在推出初期对投资者进行了严格的界限,仅允许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法人或自然人投资,直到2001年2月19日,根据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境内居民个人投资境内上市外资股若干问题的通知》,B股才对境内投资者正式开放,但只局限于个人投资者,至今,B股仍未对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而A股则依据证监会和央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在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2011年《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颁布,A股又进一步引入RQFII制度。相较B股的蹒跚不前,A股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意味着B股的窗口使命越发淡化。   迄今为止,除以介绍形式转板H股的中集B、丽珠B和浙能电力换股吸收合并的东电B,B股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共有105只,其中“A+B”85只,纯B股20只。与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共计2500多家上市公司对比,二者悬殊巨大。尽管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未曾出台禁止B股新股发行的限制性文件,但在2000年B股上市公司达到114家峰值后,2001年之后B股IPO就开始无限停滞,中途还出现上市公司退市,上市公司总量不增反减,融资功能完全丧失,再融资功能也几近丧失,仅仅在2003年和2004年上工B股等三家上市公司进行过增发。在此基础上,B股交易惨淡,无论是日均成交量抑或是换手率都远远落后于A股,“A+B”上市公司中,A股股价无一例外相较B股始终处于高溢价状态,B股也因此成为了理论上的价值洼地。可是否B股就有了投资价值呢?其实不然。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B股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