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地林风眠师.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所知道地林风眠师

我所知道的林风眠师 作者:张炳清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09-9-7 我曾经是林风眠的学生,我发现,市面上出的不少林风眠的传记,大多是抄袭而来的,连林风眠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清楚。去年“笔会”上曾刊出林风眠1989年在香港画的一幅《小鸟》,使人很容易记起他在1963年画的另一幅小鸟(标题为《立》)。这两幅画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就在眼睛。原本1963年的小鸟是与“知识分子的春天”有关的。 1962年的二月,全国科技会议在广州召开,聂荣臻强调不扣帽子,请大家畅所欲言。于是有人提出:“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称我们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哪一天才能摘掉这顶帽子?”到三月份周恩来亲自声称:知识分子一样在为人民服务,所以也是劳动人民。陈毅也作了“脱帽加冕”的讲话:知识分子脱出资产阶级帽子,加上无产阶级帽子。大家听了无不欢呼。这阵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如季羡林也动了真情,写了一篇《春满燕园》,引起一片欢声,甚至被各校选入教材。 到了五月,冷静而深沉的巴金在上海文代会上提醒大家说:“我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拿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他们喜欢创造简单的框框,也满足于自己制造出来的框框,更愿意把人们都套在他们的框框里头去,倘若有人不肯钻进他们的框框里头去……他们就会怒火上身,举起棍棒来个迎头痛击”。这打手就是姚文元和张春桥。 林风眠在1963年画了这一只小鸟。在“反右”时,他已有被斗的经验,躲过右派分子的帽子,成了个“中右分子”。所以这只小鸟画得比较含蓄:全身涂黑,突出一个大大的眼白,在眼白中好像非常草率地抹了一笔不方不圆的黑眼珠,于是小鸟就表现出一种惶恐不安的神情。关于花鸟画,林先生曾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画花像少女,其实画鸟只像鸟,那又何必画呢?拍照好了。”所以鸟的不安,正是人的不安,是当时对春风变成乌云的不安。有趣的是在这只全黑的小鸟的背景上,却画上了两片艳丽的秋叶,充满了阳光与温暖,充满了期待。一时间这只小鸟,成了出版物上最热门的林风眠代表作。 可怕的是不安终于变成更大的灾难,“文革”一来,林先生被套上一顶不知从何而来的特务帽子,抓进监狱,一关四年多,逼供不讲,就那反铐也叫他终生难忘——双手铐在背后,吃饭时,只好像狗一样,用嘴去凑食盆。不容你想有半点人的尊严。 一辈子不拉私人关系的他,这时也很后悔:没有在周恩来去世前,请他帮忙,让自己出国探亲去。(他与周是留法勤工俭学时的同学,有深厚的友谊,周恩来到上海时常会问问他的近况,有时还和他个别交谈,但林先生从不提个人要求。在周恩来去世时,林先生特地画了一张周最喜爱的马蹄莲,写上“敬献给周公风眠”。挂了几天,最后火化送上了天。)后来幸好得到老乡叶剑英的关怀,才去了香港。到香港后,第一件事当然就是画画,从此他又可自由地出以真情地画画了。 母亲 林先生的母亲姓阙,是个永远年轻,永远美丽的妈妈。 林先生在79岁写的“自述”中说她:“中等身材坚实耐劳的性格,她有美好的面孔和双眼皮……”特别是她又长又黑的头发,他记得,自己五岁时“在她怀里发小孩脾气,抓弄她的长发,纠缠得她没有办法继续梳洗头发……” 1900年,林先生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穷困山区,家境贫寒。由于缺乏营养,先天不足,发育不全,出生时又小又丑,险遭抛弃,是他年轻的妈妈死命夺回了他。 母亲来自山区,又是苗、瑶族的后代,生性天真朴实,却受到长辈的歧视与欺侮。后来她与外来的青年私奔了,又很快被捉了回来,按当地风俗,要被浇上煤油,活活烧死。当时只有六岁的林先生奋不顾身,拼死来救母亲,被众人抱开。最后母亲被卖他乡,不知所终。后来林先生从巴黎回国,曾多次寻找母亲下落,都无结果。移居香港后,他请亲属在修缮祖坟时,由他的侄女在他父亲的墓碑上刻下了母亲的名字:阙亚带。 一个六岁的瘦小体弱的孩子,却要承受被夺去母爱的苦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白痴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位国民党官员刘建群(后来曾任台湾立法院长)久慕林先生大名,曾到重庆乡下拜访,看到他竟借住在一间简陋的仓库中,不禁感慨道:“住在这种地方,不是白痴,就是得道之人了。”林先生事后对人讲:“我既不是白痴,也不是得道之人。我只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正是那间破旧隔室,那张白木桌子,那些厨刀、枯枝、油瓶、洗衣板,让我真正变成人的。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这时的林先生,正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