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卷第4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V01.4,No.4
2002年12月 Jomalo壬ZuI】LyiNomal㈨lege Dec.2002
“贝字货币文化蕴涵管窥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论文论析了“贝”是中国远古时期最早产生、使用的货币,并对造字之初汉民族先民以“贝”为汉字表义偏旁
的造字思维理念及文化蕴涵进行了深入独到的阐述。
关键词:“贝”字;最早货币;文化蕴涵
中图分类号:}n31 文献标识码标:A 文章编号:1009—3583(2002)04—0024—03
from
CultllralInfoHnati蚰of
S伽吨Underst锄ding咖the Cl肿.ency
theCharacter“bei
L阴NG
G妣卿矗抛
Nomlal of
(QiannanC0uegeNa60na】jd签,Duyu工1558000,c11ina)
asits at也e of妇act日
dlar蹴“bd”ast}le础cal访}lich cult口al曲f0如:la60n
carri器m朗mng,鹊weU bE酒mling
∞血g.
eam苍t in五咖ad∞
1姆w删s:dla]吼ct口“bd”;thea】姗】cy;al】tl】功l
“布,币也。”郑玄《笺》日:“币者,所从贸买物也。”一说
’
货币是商品社会的产物。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 “帛,布匹。以物易物,这是古代交易方式”11J。
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可以用来购买别的等价商品。中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说:“农工商交易之道通,
国古代何时出现了作为等价物的货币?中国最早的 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
货币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和发展演变的?我们拟通过 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
考察,研究“贝”字和相关汉字所蕴涵的货币文化涵义 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
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日‘半
从我们所看到和所掌握的史料典籍来看,我们最 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
早的商品贸易当是以物易物。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 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 班固《汉书·食货志》也有这样的记载:“凡货,金
其所有易所无,抱布贸丝而已”(《盐铁论·错币》)。随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
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上古先民社会生活发展的 许慎《说文解字·贝部》释日:“贝,海介虫也。
需要和商品经济意识的萌发诞生,在漫长的以物易物 ……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的实物交换中才逐渐产生了充当等价交换物的特殊 王国维《说珏朋》认为“盖商时玉之用与贝同也”,
物品,这类特殊的物品由于其价值珍贵恒稳而被叫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壁橱"管窥--青年同性恋现象试探.pdf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教学.pdf
- "个人主义"的迷误——"张爱玲热"成因管窥.pdf
- "观察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物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 "桂橙一号"生理落果及果实纵、横径发育规律的观察初报.pdf
- "国史儒林"与"浙东学术"——阮元《儒林传稿》叙学成就管窥.pdf
- "海阔天空各自飞"中国哲学史研究方式管窥.pdf
- "花"自飘零"水"自流——睛雯人物形象之管窥.pdf
- "唤醒痴聋,销除烦恼"、"觉人觉世"——从《道情十首》管窥郑板桥之佛道思想.pdf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管窥蠡测陶渊明和王维的田园情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