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docVIP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选取鲁单8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夏玉米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动态变化,各阶段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群体生产率呈单峰曲线动态变化,在相同的生育时期,以三株种植的玉米在干物质积累量及阶段积累速率较大;不同种植方式以三株种植的玉米产量最高。   关键词:种植方式;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2-284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2.009   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n Summer Maize   QIN Yong-mei1,HAN Feng-ying1,LIU Min1,GAO Cai-ting2,YANG Xiang-li1   (1.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2.Jinan City Bureau of Agriculture, Jinan 250100)   Abstract: Using maize Ludan 818 as the material,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single plant and population were S curve,and the dynamics of the rate of dry matter phrase accumulation and population phrase productivity were single peak curve.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he phrase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pattern of three strains plant were more at the same growth period. The yield of three strains plant was the highest in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Key words: planting pattern; summer maiz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yield   生物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产物量即干物质的积累生产是形成玉米经济产量的基础,所以提高干物质的生产能力是提高玉米子粒产量的根本途径[1]。近年来,中国及山东省的夏玉米单产有增高趋势,在一些高产地区产量已达到800 kg/667 m2左右,为提高夏玉米单产,目前我国采用了不同的优化栽培措施,如宽窄行种植、合理密植及优化水肥措施等,还有人采用三角连环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法种植旱地玉米并获得了高产[2-5]。以上各种措施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如何在现有的产量较高、种植密度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种植方式,改善田间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对热能和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打破了传统的行间等株距种植的限制,而以等株距为对照,采用双株、三株和三角3种种植方式,以玉米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过程为切入点,对不同种植方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进行分析[6-9],旨在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3年和2014年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生态园教学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棕壤土,pH 7.26,有机质1.52%、碱解氮97.6 mg/kg、速效磷32.3 mg/kg、速效钾103.4 mg/kg。夏玉米生育期间有效积温3 072.5 ℃,总降水量622 mm,日照时间1 082.6 h。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以当地推广品种鲁单818为材料,试验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50 cm,采用等距、双株、三株、和三角4种不同的种植方式,等距方式株距为20 cm;双株、三株和三角株距均为10 cm,大株距分别为34、46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