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时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和对策
万时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应当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欣赏自然风光和获得身心的舒畅和精神享受。同时又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万时山自然保护区状况的分析,探讨万时山开展生态旅游所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万时山;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H . Ceballos Lascurain 首次在文献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词语。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它完全不同于渡假休闲式旅游,也不同于登山、漂流、穿越沙漠等冒险刺激类的特种旅游。当前,旅游者越来越向往大自然,而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由于环境优美、物种丰富,无论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工作者及环保热衷者的意愿如何,往往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一、万时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可开发前景资源
1.万时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万时山地处粤北山区,山岭起伏连绵,茂林修竹终年覆盖,山清水秀,气候适宜,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万时山保护区的岩石多为花岗岩,土壤为黄壤和红壤,崇山峻岭,起伏连绵,层峦叠嶂,最高海拔是1559米,是属于三省交界处的地块,为全县最高峰。其中规划在广东省仁化县长江镇境内的保护区面积有16.6万亩,牵涉有冷饭坑、河田、塘洞、陈欧、石印、木溪、芭蕉垅、高洞、浒松9个村委会,里周河、塘洞河、高洞河、陈欧河以及浒松河共五条水系分布整个保护区,居住人口有1.3万人。
2.万时山保护区可开发的前景资源
(1)山体资源。万时山保护区山系是属于岭南南麓的余脉,山脉错综复杂,主要由东北、东南,向中部和西部走向延伸。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其中的万时山主峰海拔1559米,为全县最高峰,座座山峰各具特色,有传说故事的,历史传闻的,山洞石头不同的等等,山岭起伏连绵,茂林修竹终年覆盖,山清水秀,崇山峻岭,起伏连绵,层峦叠嶂,沟梁相间是万时山保护区的地貌特征。
(2)水资源。万时山保护区由于地势高,山地多,森林茂密,溪流纵横交错,水源丰富,各个分布也各有不同,有大河,有细细溪流,有山顶泉水,有山中小塘,有飞流瀑布,有水库,还有地下温泉等等。
(3)植物、森林资源。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率达82.8%,有珍惜木材十多种,还有10多株古树,其他原生林木有110种,藤类主要有9种,竹类资源主要有17种,尤其以毛竹为多。
(4)野生动物资源。万时山保护区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气候温和,而且座落在三省交界处,适宜各种野生动物生存,因而各种动物品种多,分布广。野兽主要有33种左右,鸟主要有70多种左右,爬行动物主要有25种左右,蛙类有6种左右,介类主要有7种左右,昆虫主要有12种左右,鱼类主要有30种左右,还有龟类4种。
二、万时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很难平衡和兼顾的,并由此产生利益冲突,也给保护区管理人员开展生态旅游带来困惑与阻碍,使得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方面犹豫不决,步伐缓慢。在万时山,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
1.对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并非单纯消极地加以保护,而是实现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但由于缺少法律知识和科学的管理经验,都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产生了一系列与建立保护区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把自然保护区等同于一般的旅游区,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修公路、造宾馆、建索道等等,都会对保护区造成了生态破碎化恶果。一方面使得幽美的风景胜地变成了嘈杂的城镇,另一面也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带来灭顶之灾。
2.对保护区经营管理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投资费用,加之缺少开展旅游活动的经验,因而往往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出租给旅游部门,旅游部门又在缺乏指导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随意经营,受经济利益驱使,对游客数量、行为不加以控制,超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措施,导致自然保护区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因小失大。
3.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保护区的建立或多或少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甚至要改变他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生活生产方式,如果不考虑如何满足保护区周边居民的基本生活生产所需,居民们就会去保护区内偷猎偷伐,这不但造成保护区管理维护的麻烦,也有悖于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初衷。因而必须要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引导当地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