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tubbs-台湾隧设计与施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antubbs-台湾隧设计与施工

2007 海峽兩岸地工技術∕岩土工程交流研討會 ( 月 日,天津) 論文集 台灣隧道設計與施工 張吉佐 侯秉承 張博翔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台灣位處於板塊劇烈碰撞帶上,地質條件多變且複雜,導致在地下施工的隧道工程遭遇相當大的 挑戰,卻也累積了多樣化且豐碩的工程經驗。這段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百年歷史資料實彌足珍貴。 有鑑於此,本文乃網羅各不同領域之隧道案例與史料,重點式地針對圍岩認知、支撐系統及開挖工法 之演進加以介紹,並以幾個代表性之案例說明台灣隧道工程之現況,為保存珍貴的工程經驗貢獻一份 心力。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AIWAN TUNNELLING C. T. CHANG, P. C. HOU, P. H. CHANG SINOTECH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LTD. ABSTRACT Taiwan is located on the rim of plate collision zon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quite complicated and full of variety, therefore, tunnel construction often encounter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Nevertheless, abundant and diverse tunne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is also accumul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icult, hard-won experience and history of more than a century of tunneling in Taiwan are extremely precious. To reserve the valuabl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collects data of different fields of tunnel projects and sch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theories, support systems and excavation methods. Furthermore, typical cases of tunnels are also embraced in this paper to introduce the tunnels nowadays in Taiwan. 一、前言 台灣地區人口稠密,土地資源有限,為有效利用地下空間、減少徵用民地,故在交通、水力及電 力等各項較具規模的國家公共工程建設中,大多含有相當比例之隧道工程。回顧台灣隧道工程發展, 從西元 1890年完成之獅球嶺隧道開始,到新近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為止,算來已有逾百年之 歷史,完成之隧道總長度已超過800公里,在面積如此狹小的台灣地區,隧道分佈的密度幾已達世界 之冠,所累積的經驗亦相當可觀。以下即分別針對圍岩認知、支撐系統與開挖工法之演進加以介紹, 並列舉部分案例說明台灣隧道工程之現況。 二、圍岩認知之發展 隧道相較於一般建築物,其力學機制較為複雜,主要荷重來自於現地應力(in-situ stress) 。而隧 道承力元素可概分為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兩部份:所謂自然材料係指隧道周圍岩體,將於本章說明; 至於人工材料則指隧道支撐系統,將於下章闡述。 1 J41 - 1 張吉佐 侯秉承 張博翔 : 隧道設計與施工 回顧台灣隧道工程發展的歷程,正如人類文明的進展,總是不斷地與時俱進,對圍岩行為的了解 也是經過不斷地經驗累積,才有今日的基本認知。從早期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