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对科技档案贡献之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工记对科技档案贡献之研究

考工记对科技档案贡献之研究   [摘要]《考工记》是两千多年前由齐国人编纂的一部手工业科技文献,也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早的有关手工业制造及工艺技术的记述。早在1996年,在齐文化发源地山东淄博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上,学者们就此书的科学价值发表了多篇论文,形成了《考工记》研究的一个高潮。重温这部我国手工业制造编纂史的奠基之作,对指导科技档案工作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考工记;科学价值;科技档案贡献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1-0118-03   一、《考工记》诞生的时代背景及性质   齐国自建国始,为了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便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姜太公没有固守“以农为本”的传统理念,而是根据齐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其山、海之利,坚持“本末并举”,全面发展。具体说来,一方面重视发展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同时,鼓励百姓大力发展制陶、冶炼、贩运等工商业。冶炼业的发展,使铁制工具被大量使用,因而推动了齐国手工业的发展。随着手工业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其行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手工制作技术也越来越规范化和科学化,到了春秋末战国初,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考工记》便在齐国诞生了。   关于《考工记》的性质和成书年代,郭沫若先生曾考证其是一部反映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即齐国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今天所见的《考工记》,是《周礼》的一部分,所以《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者应该为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的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用现在的科技词汇来概括,《考工记》就是齐国的手工业科技规范汇编。《考功记》是我国两千多年前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手工业技术的唯一专著。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包含了大量的手工制作技术、工艺过程及丰富的科技思想,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人、科学考古的开展,《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_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的先进手段和思维方法及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使《考工记》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二、《考工记》的主要科学价值   《考工记》篇幅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炼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正因为如此,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已故科学家钱宝宗先生曾指出,“研究我国科技史应该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可见其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及举足轻重的科学价值。   《考工记》最大的科学价值在于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制造精工产品的四大要素,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国有六职》)大意即天有寒温之时,地有刚柔之气,材质有优良,工艺有精巧。《考工记》记载了六大手工业工艺技术类别中的30多个工种,涉及运输与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杂色、建筑等项目,每一项目又涉及若干分工更细的专业工种。如木工工艺7个工种:轮(制作车轮、车盖)、舆(制作车厢)、弓(制作弓架)、庐(制作戈、戟类兵器手柄)、匠(打造城郭、宫室、修筑水利设施)、车(制作大车、农具)、梓(制作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金属工艺6个工种:筑(制作书刀)、冶(制作箭镞、戈、戟)、凫(铸造钟、乐器)、栗(铸造量器)、段(制作金属农具)、桃(铸造剑),皮革工艺5个工种:函(制作护身披甲)、鲍(鞣制皮革)、辑(制作鼓)、韦(制作祭服蔽膝之衣)、裘(制作皮衣),绘画染织工艺5个工种:画(绘或绣制五彩文饰)、缋(同画)、钟(染治羽毛)、筐(染织布帛)、幌(练丝、练帛),玉器工艺5个工种:玉(琢磨礼用玉器)、榔(制作梳子)、雕(制作骨质用器)、矢(制作箭)、磬(制作石质打击乐器),制陶工艺2个工种:陶(制作饮食用陶器)、?耄ㄖ谱魇⒆笆澄镉锰掌鳎?。以上6种技术门类、30余项工种几乎涵盖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   用现代的学术名称,把《考工记》称之为“古代的《材料工艺学》”是恰当的。因为从材料学看,古代人们对大自然中原材料的充分利用,对加工制作技术的掌握以及在生产模式的精细化、标准化和加工工艺规范的制定上.不仅表现出形象思维方面的伟大建树,而且在理性思维方面也有不凡的智慧。这些工艺在当时世界材料加工业中都是先进的,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沿用不衰。因此可以说《考工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   三、《考工记》对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