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两晋统一到南北对教案 川教版
PAGE
PAGE 5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记住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理解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掌握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了解东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通过了解人口大迁移的情况,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分析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学习分析史料、归纳历史现象的方法。
通过利用和制作西晋统一示意图,学习和初步掌握历史图表制作方法。
通过识读“少数民族内迁”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在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人口南迁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使学生认
识腐败和内乱是导致政权覆亡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人口大迁移原因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异常和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进而认识保护自然环境和和平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对人口迁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它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西晋灭吴及其意义。
2. 北方人口大迁移的原因。
二、难点
北方人口大迁移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示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分三国,那么三国鼎立的是哪三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众所周知,曹魏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实现统一大业,那么历史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继三国鼎立之后的历史发展情况。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大分裂,到北方率先实现局部统一,再到魏、蜀、吴在各自控制的地区实现区域性统一。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分裂走向统一是这段历史的主旋律。三足鼎立最终走向了西晋大统一。
一、西晋的统一(课件或板书展示)
1、那么西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呢? 请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展示西晋统一过程。
“灭蜀、代魏、灭吴”
教师: (1)“灭蜀” 263年,魏灭蜀
蜀汉后期,将领姜维不断伐魏,国力日渐消耗。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朝政腐败混乱。而此时,曹魏后期,大权落在司马懿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魏国在司马氏的掌管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强大。
具体的战争过程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请大家找出灭蜀的关键人物是谁,看完后我们交流。
(2)“代魏”
265年,晋代魏
学生讲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教师补充: 魏国自曹丕的儿子曹睿死后,大权就落在了司马氏的手里。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即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夺取魏的政权,自称皇帝(即晋武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历史上叫做西晋。
(3)“灭吴” 280年,晋灭吴
灭蜀以前,孙吴有淮水、长江天险保护,地理形势复杂。魏缺少精锐的水师,难以进攻。灭蜀后,地理形势发生变化。晋代魏之后,晋武帝一边命羊祜在襄阳以仁德瓦解吴军,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
而吴国自孙权死后,内争迭起,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多次攻魏也多以失败告终。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江南的汉人、越人一再起义,反抗孙吴的统治。吴国的实力大大削弱了。
那么具体的战争过程我们同样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
2、西晋统一的意义
西晋的统一,相比于之前的割据混战局面,有着怎样的意义?
请学生阅读课本及材料后举手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唐)房玄龄等:《晋书·食货志》
教师总结: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结束,中国又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此后,社会安定下来,经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
我们知道和平的环境总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的,这点请大家记住。
3、西晋灭亡的原因
打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全国统一后,如何巩固统一,是统治者面临的迫切问题。西晋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导致了西晋了迅速灭亡。那么晋武帝的什么行为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使刚刚得之不易的统一成果毁于一旦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答案。
(1)随着西晋社会经济的恢复,晋武帝一改节俭之风,变得奢华无比,开始尽情享乐,疏于政事。以晋武帝为首的统治者腐化堕落,奢侈、浪费成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
(2)西晋分封的诸侯王势力过大,野心膨胀,最高统治层内争不断,八王之乱混战了十几年,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西晋的官僚地主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民族矛盾导致的冲突最后灭亡了西晋。
二、北方人口大迁移(课件或板书展示) 我们上面讲到西晋的迅速灭亡除了内部的争权夺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的入侵。那么这又是怎么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11月月考试题2.doc
- 七年级历12月月考试题1.doc
- 七年级 第2章 地理的面貌(第4课时 世的地形)精讲精练.doc
- 七年级 第章 地理的面貌(第2课时 地球的运动)精讲精练.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10课 变法时代教案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七年级历12月月考试题.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习题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六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七年级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两晋南北朝的动荡与进步案 冀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 秦朝的统一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汉的科技与文化习题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导学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 第6课 春秋争霸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秦朝的一课件 岳麓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新的大一统习题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人类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