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管理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管理制度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管理制度 为促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维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结合我站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接待 1、实行24小时接待服务制。对于来站求助的未成年人,仔细查看其身体状况,为其建立《未成年人基本情况档案》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 2、对于直接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先办理入站手续,后查明情况,补充填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 3、对于能够说明家庭情况的流浪未成年人,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责任人接回,对于不满6周岁且无法查明家庭情况的,报请市民政局送儿童福利院安置。 4、对于单位、个人护送前来求助的流浪未成年人,接待人员应采集、核对护送人信息,检查未成年人身体状况并详细记录,填写完成《受助未成年人交接表》,经护送人确认后办理交接手续,护送人拒不签字的,应当详细记录拒绝原因、见证人等情况后登记、备案、存档。若系痴、呆、傻未成年人,护送人员应提供相关的《情况说明》。 5、对于跨省接送入站的未成年人,核对受助未成年人员信息后,办理交接手续,补充填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 6、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未成年危急重症病人、精神病人,开具介绍信直接送定点医院治疗。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其建议采取隔离或者其他相应措施,或送定点医院治疗,带病情稳定后再进站接受有关救助。对于医疗机构先予收治的流浪未成年人经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的,提供救助保护服务,建立《未成年人基本情况档案》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 7、对于未成年吸毒及违法犯罪人员,联系有关部门处置。 8、对于求助的境外未成年人,首先联系公安机关确认其身份,属于非法入境、居留的,由公安机关处置,属于合法入境、居留的,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置。 二、服务 1、入站前对未成年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未成年人携带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行物品予以没收,发现锐(利)器,代为保管,发现违禁药(物)品、放射性物质,联系有关部门处置。 2、为受助未成年人发放牙膏、牙刷、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洗澡、洗衣、理发等,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受助未成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行动便利条件。 3、登记、保管受助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按照性别、身心状况安排受助未成年人分别居住,单人单床,女童由女性工作人员服务和管理,安排新入站的受助未成年人进入观察区接受观察,帮助消除紧张情绪,了解其家庭情况、流浪经历,确定救助、保护、教育工作方案,观察区停留时间不超过36小时。 5、照顾未成年人的身体营养需要,按标准为他们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实行分餐制,餐具、炊具及时清洗和消毒。 6、定期组织受助未成年人体检,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为站内突发疾病的受助未成年人进行治疗,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精神病人及其他重症病人送定点医院救治,采取隔离或者其他相应措施,对于被隔离未成年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自我伤害。 7、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生活技能训练,对存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受助未成年人送医院进行治疗。 8、定期组织受助未成年人开展学习、教育及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受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9、帮助查找受助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难以查明家庭情况的,通过媒体发布寻人启示。 10、对于无法查明家庭情况的受助未成年人,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年龄、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符合接受正规教育的,与有关部门协商,送附近学校读书。对接受非正规教育的未成年人,合理设置教育科目,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总结评估教育成效。 11、对无法查明家庭情况且不适宜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龄偏大的受助未成年人,根据其身体状况和自主意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具备就业能力的受助未成年人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自食其力。 12、受助未成年人居室及活动区域按规定进行消毒,保持房间安静、清洁、通风、透光、无异味。 三、离站 受助未成年人一般采取监护人领回、护送返乡、安置的方式离站。受助未成年人离站前要办理离站手续,工作人员要核对接领人信息,按规定填写完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和《受助未成年人交接表》,办理交接手续 1、监护人领回。工作人员应在对未成年人受助人员进行救助保护的同时,认真核对其身份,并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首先采取通知其监护人来站领回的方式离站,中心工作人员要仔细查验监护人的身份证,并让被认领的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当面确认,未成年人确认是其亲人的才可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