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影响.docVIP

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影响

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的影响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种植黑麦草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的N由有机肥提供,50%的N由尿素提供的施肥模式时,黑麦草根际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强,黑麦草地上部产量最高。   关键词:黑麦草;土壤酶;根际土壤   中图分类号:S543+.6文献标识码:B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3.006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attern on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Enzyme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Ryegrass   LI Bao-che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Garden,Gardens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xi District in Tianjin,Tianjin 300201, China)   Abstract: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attern on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enzyme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ryegrass was studied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urease, nitrate reductase, nitrite reductases and the yield of above ground plants were the highest with the fertilization pattern of taking 50 percent nitrogen from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 other 50 percent nitrogen from urea.   Key words: ryegrass;soil enzyme;rhizosphere soil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而对氮素的需求尤为重要。从世界范围看,在所有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氮不仅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而且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壤酶主要来自于土壤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动物的分泌物及残体[1],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营养物质转化、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价土壤肥力、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3]。因此,开展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黑麦草是我国主要的绿化和饲用草种,关于氮肥施用对黑麦草产量、生理特性的影响已有了大量报道[4-6],但关于大田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土壤氮素转化酶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大田条件下,黑麦草不同施肥模式种植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根际氮素转化相关土壤酶的影响规律,为黑麦草的科学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 料   供试黑麦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   1.2方 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在天津市蓟县草坪试验田进行,土壤状况见表1。   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黑麦草需肥量以及吸收效率设计施肥水平。按纯氮施入量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为500 kg/hm2,模式1:100%的N由有机肥提供;模式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提供;模式3:50%的N由有机肥提供,50%的N由尿素提供;模式4:25%的N由有机肥提供,75%的N由尿素提供;模式5:100%的N由尿素提供。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随机排列,共20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5 m2。P2O5 180 kg/hm2、K2O 360 kg/hm2。田间管理和水分管理按常规进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08年8月21日播种,采用抖落法取黑麦草根际土壤[7]表层1~2 mm,每次每个重复取3株黑麦草并将其根际土壤混合,-20 ℃保存。      1.2.2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指标[8];脲酶采用靛酚比色法测定;土壤硝酸还原酶、土壤亚硝酸还原酶采用关松荫的研究方法[9]。   1.2.3数据分析数据经Excel整理后,采用SPSS 11.5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