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乐人打造“王者之声”创奇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地乐人打造“王者之声”创奇迹   2014年2月28日,香港中乐团的艺术总监阎惠昌联同湖北编钟国乐团和台湾国乐团,在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了一场“王者之声”音乐会,票房大卖,这当然是因为湖北编钟国乐团带来全套重达6.7吨的仿制编钟。这是已举办六年的台湾国际艺术节首次安排国乐团演出让人大感意外,但更意外的是观众现场反应之热烈。据台湾友人所说,编钟确实震撼了艺术节,成为今年台湾乐坛的一大盛事,亦让笔者和当晚的观众同样兴奋莫名!去年9月香港中乐团开季音乐会已请来湖北编钟国乐团带来整套编钟合作演出,当日因离港错过欣赏的遗瞎,亦得以补偿!   世界首演钱南章《序》   这次在台北音乐厅的“王者之声”音乐会所奏六首乐曲,其中半数是去年9月香港中乐团开季音乐会时演出过的,指挥亦是阎惠昌,不同的是这次作为“主场”的是台湾国乐团,还有两首世界首演的新曲。但无论新曲旧曲,当晚各首乐曲都能赢得热烈的掌声,这是因为大家对编钟的期待并未落空。不过,笔者对这场音乐会仍难免有点儿失望,那亦是因为有些期待“落空”了。   编钟是帝皇诸侯的专属品,是宫廷政治地位的象征。这是作曲家、观众和指挥的共识,这亦是当晚各首乐曲运用编钟创作者的一致方向,不同的是具体运用手法上的差异和得出的效果。   当晚的开场曲是台湾作曲家钱南章世界首演的《序》,不仅用上编钟高、中、低各个音区的钟声,还用上大量打击乐,如堂鼓、大鼓、排鼓、手鼓、鞭,甚至乌鸣器的杜鹃乌啼叫声来作出呼应:再加上中胡、革胡、高胡、唢呐的领奏和穿插独特的节奏,可说色彩丰富,但织体配器清简且透明。三番四次奏出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中的《糖果仙子》片段,既熟悉又陌生,临近尾声在杜鹃啼鸣声中,笛子奏出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零碎音调,更为此曲添上一点让人细嚼的回味。在这十七八分钟的音乐中显然已超过作曲家在节目单中所言的目的:   “希望介绍这些编钟给大家认识”了。   北京台北两首旧作   结束上半场的是演奏时间相若的《编钟大曲》。这是北京作曲家唐建平2010年为湖北编钟国乐团创作的作品,该曲又名《楚天印象》,全曲六个部分:“亘古回声”、“神农”、“土陶”、“丝”、“火”和“青铜”,作品歌颂兼思考楚人远古文化的成就。乐曲全面地发挥了编钟和大型民族乐团的交响化效果,既有歌唱性的旋律,又有歌颂性的气氛,还有舞蹈性的节奏,最后的终曲更是色彩辉煌灿烂。琵琶、二胡、笛子、排箫、埙的独奏则让乐团的乐师展示稳定可靠的水平。可以说,该曲处处散发着编钟的王者光彩,那种大气感觉呼应了《编钟大曲》的标题。   下半场的开场曲,来自香港的台湾作曲家锺耀光的《超时空的城墙》,是受台北市立国乐团委约于2004年为纪念台北建城120周年音乐会创作的作品,亦是这场音乐会唯一在内容上立足于台北(已消失的台北市城墙),并藉此提升民众对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乐曲。在这首长约十分钟的作品中以编钟开始,有时仅是烘托,有时变身主奏,中段由笙和拉弦乐器奏出如歌般的悠扬旋律,在不同组别的胡琴上游走,营造出让人对美好的昔日向往,最后左右两侧齐击鼓,唢呐强音高奏,编钟加入,乐队强力全奏,以一片热烈的高潮气氛结束。编钟在曲中亦发挥了古代帝王的气派,那正是古城墙帝王权力的寓意。   台湾首演老外作品   上、下半场夹在中间的都是一首外国作曲家在台湾首演的作品。上半场是英国作曲家约翰?霍华(John Howard)的《以战维和》,编钟既是战争(乐曲开始时),亦是和平(中段锚落敲出有如教堂钟声)的象征,还运用了西方固定主题进行不同变奏的《巴沙加牙舞曲》手法来营造高潮;在教堂钟声后,琵琶与拉弦乐器的缓慢平和音调中还加入了由部分乐师“歌唱”的无词人声,色彩变化更为丰富。   下半场夹在中间的则是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去年为香港中乐团创作,于9月13日首演的《钟乐??鸣》。乐曲开始便先后以管子、笛子和鼓将音乐厅变成带着一片苍芒的楚天远古。作曲家运用不同击棒击打钟体的不同部位,将编钟敲打出来的音色变得更为精细丰富外,更分别采用堂鼓、管子、笛子和编钟作出呼应演奏;唢呐加入主奏后,配合鼓声,气氛变得炽热,钟鼓齐鸣的场面再现,此时插入双唢呐对奏(两位乐师立奏),确是神来之笔,乐曲由此推进,用上十位乐师击打的编钟,加上大鼓和编磬以相同的节奏形态联同乐团全奏出无比大气的高潮结束,亦将音乐会带上一个新的高潮,让大家对压轴的音乐会主题乐曲,由台湾青年作曲家王乙聿创作的《王者之声》便有更为殷切的期待。   世界首演《王者之声》   王乙聿的《王者之声》长约二十分钟是当晚音乐会篇幅最长的一首,王乙聿应是当晚六位作曲家中唯一一位在创作这首作品前仍未有机会接触编钟的作曲家。他在这首作品中亦运用了大鼓、堂鼓、云锣、手鼓等众多打击乐来发挥呼应、拱托的效果,同时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